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錢幣大辭典

中国钱币学辞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錢幣大辭典》,一部中國錢幣學專業的多卷本辭書,由《中國錢幣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纂,自1995年開始由中華書局陸續分卷出版[1][2],至2016年7月,共計17卷19本已出版,6卷8本在編[3]

歷史

1985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中國錢幣學會上海召開第二屆年會[4]。年會上,中國錢幣學會副理事長千家駒曾提到,丁福保的《古錢大辭典》已經太老了,為普及錢幣知識,應編印錢幣辭典,「河南省有此計劃,我大力支持」[5]

1986年,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錢幣學會委託原河南省人民銀行[a]、河南省錢幣學會牽頭聯繫中國全國錢幣學專家學者和錢幣收藏家,成立《中國錢幣大辭典》編纂委員會。《中國錢幣大辭典》被列入河南省社會科學「七五」規劃重點項目[6]。1986年當年,編纂委員會在河南省洛陽市召開第二次會議,根據會後的報道,千家駒任總編輯,河南省錢幣學會會長趙會元任副總編輯,計劃《中國錢幣大辭典》共分為9編,會議預計當年出版2編,5年內出版完成[7]。根據書中的《出版說明》,除先秦編之外,《中國錢幣大辭典》還將包括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遼西夏金、元明清、民國、泉人著述、考古和附錄等編[6]

1995年12月,《中國錢幣大辭典》的第一編《先秦編》由中華書局出版,此後各卷也皆由中華書局出版。12月26日,《中國錢幣大辭典》首編發行座談會在北京舉行[8]。《先秦編》收入的錢幣圖片和資料截至1990年底之前,共收錄條目974個,拓片(或圖片)1500餘張[9]。《先秦編》一書在貨幣文字釋讀,以及選材、辨偽等方面存在一些疏誤[10]。很多學者曾發文質疑,如朱安祥的《方足布考辨三則》[11],吳良寶的《〈中國錢幣大辭典·先秦編〉讀後記》等[10]

1998年12月,第二編《秦漢編》出版,該編從1986年4月開始組織編寫,收錄有秦漢400餘年間鑄造發行的各種貨幣,以及戰國時期的秦國半兩錢和漢朝西域的漢佉二體錢,共有條目973個,圖片4748張[12]

由於篇幅原因,《民國編》被分為民國金屬幣、民國紙幣和革命根據地貨幣三編,分出的《革命根據地編》單獨於2001年6月出版,共有條目1652個,圖片1741張[13]。由於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奈翁稱其出版是「向黨的八十華誕獻禮」[14]。由於該編收錄的貨幣實物多為紙幣,為準確反映紙幣的顏色和圖案,該編全部採用彩色印刷[13]

2003年1月,《魏晉南北朝隋編》和《唐五代十國編》合為一冊出版,共有條目2157個,圖片2601張[15]。2005年12月,《宋遼西夏金編》分《北宋卷》《南宋卷》《遼西夏金卷》三卷出版,共有條目5257個,圖片7541張。其中:《北宋卷》條目2404條,錢圖4102幅;《南宋卷》條目1746條,錢圖2418幅;《遼西夏金卷》條目1107條,錢圖1021幅[16]。鄭仁甲評介《宋遼西夏金編》稱其是第一部「全面反映這一時期(宋代)貨幣全貌的圖書」[17]

2008年12月,《清編·銅元卷》出版,該卷由蘇州市錢幣學會負責編寫[18]

2015年1月,《民國編·縣鄉紙幣卷》出版,該編2006年立項,編寫歷時近十年。共收錄辭條3587條,圖片4148張[19]。申玉山稱譽該書為中國民國縣鄉紙幣領域的「開創性的扛鼎之作」[20]

2016年7月12日,中國錢幣學會、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在北京聯合召開《中國錢幣大辭典》編纂工作座談會。其時,《中國錢幣大辭典》已出版17卷19本,6卷8本在編[3]

Remove ads

出版信息

更多信息 書籍名稱, 出版時間 ...
Remove ads

編纂人員

《中國錢幣大辭典》編纂委員會委員、編輯部成員,以及各編/卷的撰稿人、編輯未列入表中。

更多信息 出版年份, 編/卷 ...

注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