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最高執行機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Remove ads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簡稱國民黨中央中央黨部,是中國國民黨最高執行機關,由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中央委員組成,整個組織包括以主席為首的幹部群,以及數個黨務單位。

事实速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主席 ...
Thumb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目前位於臺北市中崙八德大樓
Thumb
八德大樓一樓大廳的孫中山銅像

中央委員會主席由黨主席兼任,而黨主席一職2001年起由黨員直選產生。1993年8月起,增設副主席作為主席之輔助,由黨副主席兼任。中央委員會設置7大部門及2個直屬單位,由秘書長領導,共同肩負黨中央的日常運作。

中央委員會設常務委員會,於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執行職務,並對其負責[1]

Remove ads

歷史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設立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央監察委員會,為最高執行與監察機關。

1952年10月10日,中國國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0月16日,全會通過總裁蔣中正交議之著書《反共抗俄基本論》,為中國國民黨今後思想言論行動遵循之準則;10月18日,大會一致擁戴蔣連任總裁,並通過政綱;又通過蔣提名吳敬恆于右任鈕永建宋美齡等40人為中央評議委員;選舉陳誠蔣經國等32人為中央委員,鄭介民等16人為候補中央委員[2]:71。大會決定改設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3]

歷屆中央及全代會

更多信息 大陸時期, 中央委員會屆次 ...
Remove ads

組織及職權

根據《中國國民黨黨章》,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在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執行下列職務[4]

  1. 執行全國代表大會之決議,並對外代表本黨。
  2. 討論及處理黨務與政治事項。
  3. 組織各級黨部並指揮之。
  4. 培訓並管理黨的幹部。
  5. 執行黨的紀律。
  6. 籌集並支配黨務經費。
  7. 對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被提名人行使同意權。
  8. 黨章的解釋於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屬於中央委員會。
Thumb
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會議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兼具議事機構與行政機構的雙重職責。依據現行的《中國國民黨黨章》,全國代表大會選出190位中央委員、以及95位候補委員,任期4年;之後再從中央委員之中選出29人、與符合黨章規定的6名指定人選,共35人為常務委員(中央常務委員,簡稱「中常委」),共同組成中央常務委員會(簡稱中常會),任期2年。

中央委員會每年舉行1次全體會議(簡稱中全會),由中常會召集,而中央委員會又負責定期召集全國代表大會。中常會負責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討論與執行各項黨務工作,並由黨主席兼任中常會主席,是全黨最核心的決策機構。

除了中常會之外,黨中央另設評議委員(中央評議委員,簡稱「中評委」),每年舉行一次中央評議委員會議(簡稱中評會)作為黨務的諮詢機構,並由中評委若干人組成主席團以主持會務;中評委基本上只增不減,屬於榮譽職位,其人選由黨主席遴選後經全國代表大會同意。

架構

  • 主席(由黨主席兼任)
    • 副主席(由黨副主席兼任)
    • 中央常務委員會

決策單位

評議單位

中央評議委員每年召開一次會議,由主席團主席主持會議。

工作部門

Remove ads

直屬單位

[5]

任務編組

  • 退伍軍人工作委員會
  • 婦女工作委員會
  • 農業漁業工作委員會
  • 新住民工作委員會
  • 原住民族工作委員會
  • 勞工工作委員會
  • 客家事務委員會
  • 宗教事務委員會
  • 科技事業委員會
  • 醫療委員會
  • 農田水利委員會
  • 公教警消委員會

[6][7][8][9]

現任成員

更多信息 幹部, 中央常務委員(第21屆) ...

[10]

Remove ads

地址

1924年,國民黨中央黨部在廣東廣州原惠州會館成立。1927年1月,中央黨部移駐江西南昌。3月再隨湖北武漢國民政府遷至武漢辦公,4月蔣中正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原兩江總督署)與中央黨部(原江蘇咨議局)以致形成寧漢分裂。中央黨部駐丁家橋16號占地面積78,921.2平方米的大院內的一幢法國宮殿式建築,這裡先後是清朝江蘇諮議局、江蘇省議會、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所在地,現為湖南路10號。大門牌坊上的「中央黨部」四字由于右任題寫。1982年,這裡被列為第一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27年8月寧漢合流,分裂結束。1937年10月,抗日戰爭戰事逼近南京後,隨中央政府遷至重慶。1940年後中央黨部成為汪偽軍事訓練部、僑務委員會、邊疆委員會、賑務委員會、社會部、軍政部等機構所在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遷回南京市鼓樓區湖南路10號(原丁家橋16號)。

Thumb
日本赤十字社臺灣支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遷臺後的會址

1949年,國民黨中央黨部隨第二次國共內戰戰事,陸續遷至廣州、重慶、成都。12月遷至臺北市,蔣中正政府東南軍政長官公署招待所(日治時期為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場址,今台北市中山南路11號)撥給國民黨作為辦公處所無償使用。1983年,國民黨以每坪新台幣300元低價向財政部國有財產局承租今台北市中山南路11號土地;1990年3月,國民黨再以優先承購權向國有財產局提出讓售申請,以公告現值加兩成價格的新台幣3.77億元成交。1994年4月1日至4月5日,國民黨中央黨部各單位陸續搬進向中國廣播公司租用之廣播電視大廈,中山南路11號拆除改建。

Thumb
1998年落成的中央黨部大樓,已售與張榮發基金會

1998年中山南路11號改建完成後,各單位遷回。1998年9月30日,國民黨中央黨部退租廣播電視大廈;10月1日,國民黨中常會最後一次在廣播電視大廈舉行會議。2006年3月,國民黨以新台幣23億元將中央黨部大樓售予張榮發基金會作為會址。同年6月12日,遷至臺北市中山區八德大樓[1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