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博物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英語:Museum of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簡稱「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為隸屬於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之博物館。成立於1988年,位在該院臺北市南港院區[2],展品包括該所典藏之臺灣南島民族文物、臺灣考古出土文物、漢族民俗與宗教文物、環太平洋地區文物,及源自於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文物等[3]。
Remove ads
歷史
特色

該館展示的「排灣族佳平舊社zingrur頭目家屋祖靈柱」及「阿美族太巴塱部落Kakitaan祖屋雕刻」[7],均為中華民國文化部指定之國寶[8][9]。惟該館係研究機構附設之博物館,因人力有限開放時間較少,2021年時開放時間為每週三、五、六[10]。
展覽
- 2012年10月17日至2013年10月31日:扎根與傳承 劉枝萬先生圖書及文物捐贈展[15]
- 2012年10月17日至2013年10月31日:偶的世界,偶的魅力(與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及國立臺灣博物館合作)[16]
- 2014年4月23日至2015年6月30日:威權時代中多元論述的星火 1950s~1970s臺灣人類學者與原住民研究[17]
- 2015年9月16日至2016年11月30日:未褪色的金碧輝煌:緬甸古典音樂的近代發展與多元再現 [18]
- 2017年6月22日至:人類學家的錢包:貨幣的社會生活(2019年移展至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19][20][21]
- 2019年3月27日至2020年10月31日:你可能毋熟識個客家:客家與基督教的相遇特展[22]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