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博物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map
Remove ads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英語:Museum of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簡稱「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為隸屬於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之博物館。成立於1988年,位在該院臺北市南港院區[2],展品包括該所典藏之臺灣南島民族文物、臺灣考古出土文物、漢族民俗與宗教文物、環太平洋地區文物,及源自於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文物等[3]

事实速览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Biodiversity Research Museum, Academia Sinica, 成立日期 ...
Remove ads

歷史

  • 1956年民族學研究所籌備處創立「民族學研究所標本室」[2]
  • 1965年民族學研究所正式成立,將歷年收集之民族學標本及原藏於歷史語言研究所之中國大陸少數民族標本一同展出,展品共計一千餘件[2]
  • 1978年民族學研究所創所所長凌純聲去世,該所將標本室重新命名為「凌純聲先生紀念標本室」[2]
  • 1985年由漢寶德設計的民族學研究所大樓[4]落成,標本室遷入該大樓[2]
  • 1988年「凌純聲先生紀念標本室」改制為「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2]
  • 2017年,民族所博物館公布辦法,鼓勵藏品來源地區之原民團體和民族所研究人員合作提出「共作展示案」,讓藏品返回原鄉展出[5][6]

特色

Thumb
排灣族佳平舊社Zingrur頭目家屋祖靈柱,為中華民國國寶

該館展示的「排灣族佳平舊社zingrur頭目家屋祖靈柱」及「阿美族太巴塱部落Kakitaan祖屋雕刻」[7],均為中華民國文化部指定之國寶[8][9]。惟該館係研究機構附設之博物館,因人力有限開放時間較少,2021年時開放時間為每週三、五、六[10]

展覽

常設展

  • 凌純聲先生紀念展[11]
  • 台灣原住民文化展[12]
  • 台灣漢人民間信仰[13]
  • 三零年代中國南方邊疆民族典藏展[14]
Thumb
「新興宗教與會靈山運動」展區:清海無上師世界會、佛乘宗、印心禪學會宋七力顯像學會、真佛宗、會靈山運動(母娘信仰相關)

特展

共作展

  • 2017年2月19日至4月19日:「她方」的記憶—泰雅女性之婚嫁與日常 服飾與用具展 [23](與野桐工坊合作)
  • 2018年5月2日至2018年7月1日:《獵與織》重逢半世紀─泰雅族KLESAN群文物返鄉特展[24](與宜蘭縣南澳鄉武塔國小、宜蘭縣史館合作)
  • 2020年8月1日至9月30日:《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 [25](與佳平社區發展協會合作)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