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央藝術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央藝術坊站(馬來語:Stesen Pasar Seni)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市中心的巴生河旁,是吉隆坡格拉那再也線與加影線的轉換站。本站周圍有中央藝術坊、國家郵政局、宏圖大廈和吉隆坡的唐人街茨廠街,每日使用人次眾多。
本站屬於格拉那再也線第一階段線路,於1998年9月1日開始運營,而加影線站台則於2017年7月17日開始通行。[2]兩個車站之間設有行人天橋銜接兩站的付費區通道,使乘客能直接進行站內換乘。
400米附近有一個通勤鐵路站吉隆坡站,可以轉乘至芙蓉線和巴生港線的其他車站。中央藝術坊巴士站就位於車站對面,是快捷通巴士和GO吉隆坡城巴(免費巴士)的主要停靠站點之一,許多來往雪隆區域的巴士皆會以此為出發點。
本站也是格拉那再也線和加影線唯一的轉換站。
Remove ads
歷史

本站屬於格拉那再也線第一階段線路,於1998年9月1日開始運營,以布特拉輕快鐵(PUTRA)的第一階段線路和從本站至格拉那再也站的10個車站同時開放。[3]車站主入口位於漢卡斯都里路,毗鄰該路與蘇丹街的交界處。自2012年巴生巴士總站(Klang Bus Stand)被拆除以建設捷運站台後,本站入口前的空間被改建為一個集快捷通、GO吉隆坡城巴和吉隆坡隨乘隨下服務的巴士總站。2013年,快捷通巴士服務櫃檯也在這裡設立,提供申請公交卡的服務。
捷運站建在巴生巴士總站、宏願廣場和UO購物中心的舊址下,於2012年左右開始施工。中央藝術坊捷運站也在2017年7月17日與其他第二階段車站開通。[4]
車站結構和設計



本站是格拉那再也線的一個高架車站同時也是雙加捷運的地下車站。本站共有三個地下樓層,分別是車站大廳、機房(不對外開放和站台樓,地面則是青草地。本站結構類似占美清真寺站,提供從付費區域至付費區域而不需要再次岀站,並有一座行人天橋銜接舊有的輕快鐵車站和新建的捷運車站。

本站共有兩樓,分別是車站大廳層和站台層,站台采島式站台設計。
車站入口位於大廳層,可通過手扶梯、樓梯和電梯從敦陳禎祿路和蘇丹莫哈末路進入。車站大廳也設驗票閘門、自動售票機和服務櫃檯、便利商店和麵包店。本樓也可通往臨近的 KA02 吉隆坡舊火車站、吉隆坡郵政局和宏圖大廈。
中央藝術坊站的地面層為中央藝術坊巴士站,為幾個巴士路線的停靠處。本站附近還有快捷通巴士的客戶服務辦公室,兩地之間設有有棚的行人走道連接。
本站為地下車站,而捷運站的主題風格為「交流」(Confluence),強調傳統與藝術的相互結合,展現其作為藝術中心促進國家文化遺產方面的作用,而本站附近的占美清真寺是兩條河流-巴生河和鵝嘜河的交匯處。[5][6]其外部入口設計靈感概念源自吉隆坡東北部的純石英岩脈,多面化的石英也象徵馬來西亞多元種族與文化的社會,在建築構造上代表構成透明、角度、摺疊結構,形成7個地下站的外觀設計概念。[7][8][9]其色調以 藍色為主色並與 搭配而成。[10]
輕快鐵站和捷運站之間有位於蘇丹莫哈末路上方的行人天橋銜接兩處。其中一端為輕快鐵的車站大廳,另一端為捷運地下一層車站大廳的付費區通道,之間設有手扶梯、樓梯和電梯連接。兩站之間的付費區通道被標示為捷運站的入口C,僅允許乘客來往兩站,並不能直接出站。
為了配合新開通的捷運車站,驗票閘門被移至自動售票機附近,以使兩個站台能通過行人天橋進行站內換乘。舊的服務櫃檯也被新的取代,並同時服務兩條線路。
中央藝術坊站共設有4座出入口。A口位於車站東側和蘇丹街旁,設有樓梯和無障礙電梯及接駁巴士站。B口位於車站南側和蘇丹莫哈末路旁,設有私家車、出租車及接駁巴士停靠處。C口則為輕快鐵和捷運站廳的付費區連接通道,不通往外部。[11]D和E口則通往敦陳禎祿路和吉隆坡站(通過行人天橋)。另外車站的A和B口也設有手繪壁畫,其中A口為一幅黑白色的吉隆坡地標茨廠街景象,富含中華特色的手繪壁畫;B口的板墻上則為一幅概括吉隆坡歷史中心各地標建築物的壁畫。[12]
車站周邊
圖片集
-
全景視圖,左邊是輕快鐵站,中間是捷運站,右邊的道路前往敦李孝式路。
-
中央藝術坊輕快鐵站位於左邊,右邊為捷運站入口處。
-
捷運站地面草地。
-
捷運站入口(左)和輕快鐵站(後方)和蘇丹路。
-
中央藝術坊輕軌站外觀。
-
從敦陳禎祿路上升的手扶梯。
-
前往車站入口。
-
車站大廳出口
-
大廳層未付費區通道,即自動售票機所在之處。
-
車站大廳設計主色為藍色,並融入了馬來建築風格以顯現出中央藝術坊的氣質。
-
一輛列車抵達站台。
-
捷運站台層。
-
捷運站的特色凳子。該凳子是由一名名為Chan Lee Kang的大學生設計。[18]
-
凳子設計比賽的牌匾。
-
車站大廳。
-
蘇丹路的入口A。
-
從蘇丹路看向入口A
-
位於蘇丹莫哈末路的入口B。
-
入口B近景。
-
入口B前。
-
捷運站地面處。
-
從輕快鐵車站大廳看向行人天橋。
-
行人天橋一景,往捷運站。
-
行人天橋往輕快鐵站。
-
手扶梯連接捷運車站大廳和行人天橋。
-
手扶梯從行人天橋入口往捷運車站大廳。
-
反向。
-
行人天橋外觀和兩個車站。
-
從輕快鐵站看向行人天橋。
-
2017年5月建設中的行人天橋。
-
2017年9月完工時的情景。
參見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