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陽明書屋
位於陽明山的前元首行館和檔案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陽明書屋,是台灣台北市的一處著名景點和歷史遺蹟。陽明書屋位於陽明山上,所處景色絕佳,號稱「蔣公最後一個行館」[1]。現為陽明山國家公園中的重要景點和歷史遺蹟。
沿革
陽明書屋又名「中興賓館」,所在地昔為森林公園,位於七星山熔岩臺地上,當地居民稱為「梔子寮埔」,陽明山管理局時期為中華民國童軍總會在陽明山的營地。1969年(民國58年),總統蔣中正擇於該地興建夏日行館,佔地約15公頃[2],由「大壯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黃寶瑜設計、監造,榮民工程處承建,為一幢約有300坪、坐南朝北二層樓的中國庭園式風格建築[2][3]。1970年(民國59年)5月9日,正房「中興賓館」竣工,蔣中正和宋美齡夫婦入住,成為兩人主要生活起居地之一。蔣中正曾在此處接待不少外賓和台灣政經要人,也曾常在此避暑[4]。1972年(民國61年)7月22日,蔣中正因感冒引發嚴重肺炎,8月5日由山上送往臺北榮總六號病房,翌年12月22日返回士林官邸,此後往返於士林官邸與北榮之間,未再上山使用中興賓館。[5]
1979年(民國68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遷至中興賓館,中興賓館改名為陽明書屋。其中「陽明」二字取自明朝大儒王陽明,因蔣中正個人欽佩王陽明之故。[6]1997年(民國86年),陽明書屋轉交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管理。1998年(民國87年),陽明書屋對外開放參觀。
Remove ads
設施


1970年竣工,有照壁、中庭、一樓正廳(充作電影室)、總統夫婦候見室、東客廳(接待外國友人之用)、西客廳(邀集黨政要員商議國策之用)、辦公室、餐廳、室外迴廊、二樓正廳、書房、總統夫婦臥室、總統夫人畫室、衣帽間、史蹟展示室(1971年5月初宋靄齡來訪,作為宋靄齡、孔令俊母女起居室)、景觀走廊、觀景臺等建置。黨史會時期,一樓作為總裁紀念陳列室、二樓作為總理紀念陳列室、迴廊展示革命先進史蹟,餐廳空間作為黨史會會議室,1984年11月曾在此舉辦「反共學人座談會」,許多外賓的重要座談也利用此處舉行。同時,總統夫婦臥室也作為展覽場地,設置展覽櫃展示兩人的相關文物。「大溪檔案」曾存放在正館地下室,由總統府人員管理,方便配合黨史會製作、發表、調閱資料。
-
中庭
-
一樓正廳
-
候見室
-
東客廳
-
西客廳
-
辦公室
-
餐廳
-
二樓正廳
-
書房
-
總統臥室
-
總統衛浴間
-
夫人畫室
-
夫人臥室
-
夫人衛浴間
-
衣帽間
-
樓梯間
-
史蹟展示室
-
景觀走廊
-
檔案室
-
地下通道

- 大忠館:1984年8月1日動工,1985年9月7日落成,乃黨史會基於貯藏檔案的空間需求,建請國民黨中央撥款興建的三層樓建物,連同地下室總計932坪。
- 大孝館:原供秘書秦孝儀、醫官、武官還有秘書室的辦公人員(中文秘書、英文秘書、機要秘書)、侍衛長孔令晟等辦公、居住,黨史會時期作為秘書室和第一辦公室,李雲漢、陳鵬仁等人使用原內務科工作人員二樓的房間。
- 大仁館:原為車庫,經改裝後作為放置資料的空間及簡單的辦公室。
- 大智館:原警衛房舍,黨史會時期作為存放報紙、公報、期刊之用。
- 大勇館:原警衛房舍,黨史會時期作為修補、裝訂書刊的工作室。
- 大義館:原警衛房舍,黨史會時期作為第二、第三辦公室,目前作為「陽明書屋遊客服務站」,陳展相關資訊兼有放映室。
-
大忠館、大義館
-
遊客服務站
-
智仁勇館區入口

1970年建構有約1.5公里長的巡守步道,沿途布有營舍、碉堡、崗亭、暗哨、停機坪、鐵絲網等防衛設施。
-
崗亭
-
暗哨
-
停機坪

-
梅園
-
樟樹石桌椅
-
解說牌
-
森林公園步道
-
森林公園植株
-
森林公園碉堡
- 後花園:自圓拱門造景進入,門口設有犬舍,為飼養狼犬的地方,總共三、四隻,移交黨史會時檜木犬舍尚存,現已拆除。後花園曾植有整排梅樹,山茶花、杜英、山櫻花、筆筒樹等植栽間歇錯落其中;設有景觀魚池,分為上、下兩池,池邊有兩座石鼓椅,為昔日總統賞魚、餵魚之處。
-
圓拱門
-
魚池、石鼓椅
-
暗哨、犬舍介紹
Remove ads
參考鏈接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