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中華民國於1912年-1928年間的政府首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Remove ads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是中華民國國務院首長,也是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的政府首腦。有些國務總理名義上曾代行「中華民國大總統」職權,但大權一般掌握在軍閥手上。此外,袁世凱擔任大總統時,曾將國務總理改設為「國務卿」,此處亦一併收錄。1928年6月,國民政府於名義上統一中國,將政府首腦從國務總理改為行政院院長至今。

事实速览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機關所在地 ...

歷任國務總理

國務總理 (1912–1914)

根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臨時大總統需任命一個以總理為首的內閣

更多信息 任次, 肖像 ...
Remove ads

國務卿 (1914–1916)

1914年5月1日,北洋政府將國務院改為政事堂,直屬於大總統府;總理改稱國務卿

更多信息 任次, 肖像 ...

國務總理 (1916–1928)

1916年6月29日,北京政府重建國務院,恢復國務總理一職,由大總統任命,但權力由國務總理段祺瑞掌握,一度形同議會制

1917年7月1日,張勳領導軍隊北京發動兵變,推動廢帝溥儀復辟重登大寶,是為「張勳復辟」。當日,張勳被溥儀任命為政務總長首席議政大臣。但此次帝制復辟在7月12日宣告失敗,段祺瑞在7月14日復任國務總理。

1928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於名義上統一中國,國務總理一職被行政院院長取代。

更多信息 任次, 肖像 ...
Remove ads

註釋

  1. 李經羲直到1917年6月24日才就任國務總理。
  2. 1923年6月13日,大總統黎元洪離京,高凌霨等內閣成員於隔日宣佈攝行大總統職權,直到10月10日曹錕就任大總統。
  3. 段祺瑞辭臨時執政後,由國務院攝行臨時執政職權。
  4. 1926年5月1日,曹錕辭職,並宣布即日起恢復國務院攝行大總統職權;故自5月13日顏惠慶內閣復職開始,大總統職權均由國務院攝行,包括杜錫珪、顧維鈞等內閣,直到張作霖就任安國海陸軍大元帥為止。

參考文獻

引用

來源

書籍

參見

前任:
 大清內閣總理大臣
 中華民國政府首腦
1912年-1914年
1916年-1928年
繼任:
 中華民國政事堂國務卿
前任:
 中華民國政事堂國務卿
繼任: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