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臨安城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临安城墙
Remove ads

臨安城牆為舊臨安縣城城牆,位於今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錦城街道,2018-2019年陸續考古發現吳越衣錦城城牆、護城河及多處城內建築遺蹟[1]

Thumb
清宣統二年(1910)《臨安縣誌》縣境圖。

歷史

臨安縣為東漢建安十六年(211)析餘杭縣西境置,初名臨水縣,屬吳郡,西晉太康元年(280)改名臨安縣,隋開皇九年(589)廢,唐武德七年(624)復置臨水縣,次年又廢,垂拱四年(688)復置臨安縣,五代梁開平二年(吳越天寶元年,908)改名安國縣,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復名臨安縣,沿用至今[2]。此外,唐龍紀元年(889)在縣境內另建安眾營,光化二年(899)改為衣錦營,天復元年(901)升為衣錦城,天祐四年(907)又升為安國衣錦軍,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改為順化軍,次年廢[3][4]

臨安縣治最初在高陸(今址北高虹鎮高樂村一帶,猷溪與仇溪交匯處[5]),南宋景定三年(1262)遷至西墅保錦山南(今址西北西墅街一帶),明洪武初又遷至太廟山南原吳越衣錦城,即今址[6]。時衣錦城已圮,後知縣魏希古在舊址上建土城,各門立木柵[7]

吳越衣錦城北依太廟山(古又名茅山、安國山)與苕溪,南臨錦溪,設有陸門四座,分別為東門迎薰門、西門惠政門、南門望錦門和北門拱辰門,城外設護城河(後廢為田)。明代所建土城周五里(約2400米),高一丈(約3.2米)[7]。明清時城內以東西兩門之間的大街為主街(今衣錦街),原公共建築大多位於大街以北,包括縣署(其址今為臨安區政府)、錢王太廟、錢鏐墓、城隍廟和慈勝寺等,此外學宮(臨安縣學文廟)位於縣治南,武廟(關帝廟)位於北門內(),以上建築除錢鏐墓外今均已不存。

Remove ads

圖片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