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丹徒田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丹徒田歌是流行於中國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的傳統民歌,內容與田間勞作相關,以丹徒南鄉寶堰、上黨、三山一帶最為知名,2007年以南鄉田歌之名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
丹徒田歌使用丹徒話演唱。歌詞以七字句為主,也有八字句,以實詞為骨架,以虛詞為鋪墊,也有歌曲完全由虛詞構成。部分田歌還採取問答的形式進行對歌。
田歌的體裁以山歌為主,也有號子和小調。耥秧田歌的體裁屬於山歌,歌詞甚至可以全為襯詞,節奏自由。先由一人領唱,再由一到三人接唱。接唱者重複領唱者的最後兩三個字,或是僅僅唱襯詞,要在長音上儘量延續。打麥、打硪田歌的體裁屬於號子,一領眾和,不斷反覆。也有部分田歌音樂形式更加規範,可以歸入小調的範疇。
田歌的曲體以兩句體、四句體、多句體的段式結構為主,除了一領眾和的歌曲外大多節奏自由。田歌頻繁運用混合節拍以適合勞動方式。
田歌的調式以五聲音階徵調式為主,也有羽調式和商調式,多以徵、羽、商三個音為骨幹,十分清亮。田歌的旋律以曲折級近為主,裝飾音細密,潤腔豐富,拖腔綿長。田歌的音域不廣,僅在小字組的a到小字2組的f之間,演唱以真聲為主,在唱挑逗打趣的歌曲時會使用假聲,有時演唱者也會真假聲並用。[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