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麗貝卡·費爾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丽贝卡·费尔顿
Remove ads

麗貝卡·安·拉蒂默·費爾頓(英語:Rebecca Ann Latimer Felton,1835年6月10日—1930年1月24日),美國作家、教師、改革家及奴隸主,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參議員,但任期僅為一天,因此成為了美國歷史上任期最短的參議員。[1][2]

事实速览 麗貝卡·拉蒂默·費爾頓 Rebecca Latimer Felton, 喬治亞州聯邦參議員 ...

費爾頓是進步時代佐治亞州最傑出的女性,曾被任命為參議院議員。她於1922年11月21日宣誓就職聯邦參議員,但在任時間僅為一天。當時她的年齡為87歲9個月零22天,是上任時年齡最大的參議員。費爾頓長期為佐治亞州唯一的一位女性聯邦參議員,直到2020年凱利·洛夫勒被州長任命為聯邦參議員時才打破此項記錄。

1922年10月3日,喬治亞州州長托馬斯·哈德維克(Thomas Hardwick)任命麗貝卡·費爾頓填補參議院席位空缺;因而創造了歷史,使她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參議員。不過哈德維克這樣作是為了給他自己進入參議院而鋪路;第一,他急需要爭取剛剛贏得投票權的婦女們的支持。哈德維克曾經反對過給予婦女投票權第十九修正案。第二,他不願意為自己樹立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因此任命了已經87歲高齡的麗貝卡·費爾頓,以便他自己在選舉中獲勝。不過,因為他任命費爾頓的時候國會在休會,因此費爾頓未能宣誓就職。但是哈德維克的計劃落空,他在選舉中輸給了沃爾特·喬治(Walter George)。 當國會在1922年11月21日復會後,沃爾特·喬治特地推遲一天上任,讓麗貝卡·費爾頓宣誓就職,做了一天的參議員;也作為美國第一位女參議員名留史冊。[3]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費爾頓於1835年6月10日出生在喬治亞州的迪凱特其父查爾斯·拉蒂默是一位富有的種植園主、商人以及雜貨店老闆。查爾斯出生在馬里蘭州,在1820年代搬到迪卡爾布縣,他的妻子埃莉諾·斯威夫特·拉蒂默則來自佐治亞州的摩根頓。費爾頓是四個孩子中最大的一個,她的妹妹瑪麗·拉蒂默和她一樣也在20世紀初的女權運動中嶄露頭角。在她15歲時,她的父親將她送到麥迪遜鎮的親戚那裡,她在那裡就讀於當地長老會開設的一所私立學校。此後費爾頓又前往麥迪遜女子學院,並在那裡接受了博雅教育[4]1852年,時年17歲的她以全班第一名的優異成績順利畢業。[5]

1853年10月,費爾頓在家中與威廉·哈雷爾·費爾頓博士結婚,並搬到喬治亞州卡特斯維爾北部的種植園與他同住。她前後共生育了五個孩子,其中包括一個女兒和四個兒子,但不幸的是只有霍華德·歐文·費爾頓一人活到了成年。在南北戰爭時,費爾頓家的種植園毀於戰火。由於奴隸制被廢除,費爾頓夫婦只能通過其他手段進行農業生產,直到有足夠的錢去開辦一所學校。之後費爾頓夫婦在卡特斯維爾開設了費爾頓學院,她和她的丈夫都在那裡任教。[6]

Remove ads

爭取婦女權益

麗貝卡·費爾頓於1886年加入了婦女基督教禁酒聯盟,隨後成為了白人婦女平權運動的代表人物。19世紀末期,麗貝卡·費爾頓開始獨立參與公眾事務,她在這一時期通過精英階層的男性為精英階層的女性爭取平等的地位。費爾頓在1887年婦女基督教禁酒聯盟舉行的州會議上發表了講話,她認為女性正在積極的履行妻子和母親的責任,但是男性總是忽略她們的重要性。[7]她還認為女性應當在家庭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並且應當對家庭的決策產生更大的影響。同時她還認為,對婦女兒童提供良好的教育是提高女性權益的前提條件,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女性實現經濟獨立,同時也能對下一代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8]1898年,費爾頓出版了《佐治亞州女孩的紡織教育》一書,試圖說服佐治亞州立法者重視女孩的教育問題。同時她在書中還認為,照顧妻子和孩子是男性的義務,他們應當確保兒子和女兒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9]

但是費爾頓的倡議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因此她於1900年參加了婦女選舉權運動。在此期間,費爾頓努力為美國婦女追求各項權益,其中包括投票權、接受義務教育的權益以及進入公立大學就讀的權益。[10]作為著名的女權活動家,費爾頓在民風保守的佐治亞州有很多反對者,其中包括米爾德里德·劉易斯·盧瑟福。1915年,費爾頓在佐治亞州立法機構與諸多反女權主義者進行了辯論。在辯論期間,主持人偏袒反女權主義者,給他們每人45分鐘的發言時間,但卻在費爾頓發言30分鐘時打斷了她。費爾頓無視了主持人的打斷,繼續進行了15分鐘的演講,並在演講中多次嘲諷盧瑟福的虛偽。不過雖然如此,佐治亞州的立法委員會並沒有通過相關的選舉權法案。[11]隨後佐治亞州更是於1919年否決了美國憲法第十九修正案,是少數幾個否決此修正案的州之一。因此,佐治亞州的婦女未能在1920年的總統選舉中獲得投票權,[12]直到1922年才獲得投票資格。

在費爾頓看來,美國南部的男性群體一方面標榜「騎士精神」,在另一方面卻拒絕給予女性投票權的行為毫無疑問是非常虛偽的。在1915年佐治亞州立法委員會拒絕給予女性投票權後,費爾頓在書中寫道:

對於那些女性擁有選舉權的州而言,這些州的男性更為紳士,也更具有騎士精神,和某些粗鄙野蠻的男性有着天壤之別。難道說美國南方的男性就不夠慷慨,就沒有騎士精神了嗎?和西部的男性相比,這些南部的男性說話更為動聽,但是他們的行為卻不夠真誠。雖然他們的甜言蜜語非常動聽,但是南部的女性更在乎一些實質上的東西。[13]

Remove ads

種族觀點

自麗貝卡·費爾頓18歲結婚以來,費爾頓夫婦一直是奴隸主,直到南北戰爭結束,[14]此外她還是美國國會中最後一個蓄過奴的議員。[15]

Thumb
1898年8月11日,費爾頓發表講話稱,鑑於教會和法院無法阻止「貪婪的人獸」(指黑人)對白人婦女的侵害,因此需要對他們實施私刑,即食每周上千次也毫不過分。[16]對此,亞歷山大·曼利在其開辦的報紙上對費爾頓的觀點進行了反駁[17],這篇文章後來又成為了1898年威爾明頓大屠殺的藉口。[18]

麗貝卡·費爾頓是一個極端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她甚至還曾說過「佐治亞州在黑人教育上出資越多,黑人的犯罪率就越高」之類的極端言論。[19]1893年美國舉辦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時,費爾頓曾提議說要舉辦一個關於黑奴生活的展覽,希望體現出「黑奴真實的生活狀態」,而不是像《湯姆叔叔的小屋》那樣「污衊」奴隸制度。[19]

費爾頓將追求平等待遇的黑人青年稱為「半文明的大猩猩」,並認為他們追求種族平等的行為是基於對白人女性的「獸慾」。[20]費爾頓一方面為白人女性爭取投票權,一方面反對黑人擁有投票權,並認為黑人擁有投票權會增加白人女性被強姦的風險。[21]

晚年

費爾頓在1929年接受了採訪,在採訪中她討論了自己的政治成就以及她在1838年關於眼淚之路的部分記憶。[22]在致力於婦女選舉權五十多年後,費爾頓回到卡特斯維爾並繼續寫作和演講,直到她最後的日子。她於1930年在亞特蘭大去世,在她去世前不久完成了她的著作《佐治亞州女性的浪漫故事》。 她的遺體被安葬在卡特斯維爾的橡樹山公墓。[1]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