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烏克蘭-同盟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18年3月3日,蘇維埃政權與中央同盟國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簽署前,中央同盟國先與剛從俄羅斯獨立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於同年2月9日在布列斯特簽署了排他性保護國條約,該條約承認烏克蘭共和國的主權。雖然形式上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並未將原俄羅斯帝國的烏克蘭兼併,但是在實際上同盟國通過此條約以作為烏克蘭的保護國為交換得以確保來自烏克蘭的糧食供給。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0年10月28日) |
在烏克蘭與中央同盟國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簽署3天後, 1918年2月12日在布爾什維克於烏克蘭東部地區建立的一個共產主義國家頓涅茨克-克里沃羅格蘇維埃共和國。
Remove ad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