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古斯塔夫·勒龐的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法語:Psychologie des Foules,直譯:「大眾心理」)是法國群體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於1895年出版的一本書。[1][2]
在書中,勒龐聲稱群體有以下幾種性格「衝動、易怒、缺乏理性、缺乏批判精神、表情過度誇張……」[1] 勒龐稱:「一個人沉浸在群體中一段時間後,集體的特殊效果以及心理暗示使我們變得無知,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狀態下,人會沉迷其中,被洗腦的個體由洗腦者掌控。」[3]
Remove ads
簡介
勒龐在這本書的第一,二卷中對於群體進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與批判,這些方面包括:群體的道德,群體的理性,群體的精神,群體的情感。[4]在這些章節或段落中,勒龐提到「群體智力低於個體」,「群體易於且無畏犯罪」,「感情和行為受本能支配且會傳染」[5],「群體會比處於個體時高尚或卑劣」[6],「觀點要足夠簡單才易於群體接受且複雜的觀點會被群體膚淺化」[7]等觀點。另外,勒龐在本書的第三卷中講解了群體性質在政治,法律,特殊團體中的作用以及這些群體的構成,行為,思維模式。在後兩卷里,勒龐也像在第一卷中一樣,展現出了對「選民」「陪審團」「教徒」「議會」等群體各方面的不認可,稱其「易受引導和控制」「易怒」「輕信」「沒有邏輯」[8][9][10]。
總體來說,在本作品中勒龐以及其尖銳且負面的方式批判了各種各樣的群體以及它們的特性。
爭議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學研究》自出版至今的幾百年間一直是一本飽受爭議的作品。有讀者指出說,勒龐認為影響群體的最佳方式就是斷言,並且群體會輕信這種斷言,不過勒龐在這部作品中自己也在使用「斷言」以及擁有勒龐自己所謂「引導性」的方式來傳遞內容[11]也有人批評說本書沒有嚴謹的推理以及實驗論證,另一方觀點則是勒龐在書中經常用歷史事件作為分析和論證素材。[12]
受批判的同時勒龐也有着許多的支持者,他們的觀點普遍為,本書中的理論在能夠解釋現代社會現象的同時在高認可度的作品書籍以及課本中仍能被找到[13][14][15]
目錄
- 導言:群體的時代
- 第一卷 群體心理
- Chapter I: 群體的一般特徵
- Chapter II: 群體的感情和道德觀
- Chapter III: 群體的觀念、推理和想象力
- Chapter IV: 群體信仰所採取的宗教形式
- 第二卷 群體的意見與信念
- Chapter I: 群體的意見和信念中的間接因素
- Chapter II: 群體意見中的直接因素
- Chapter III: 群體領袖及其說服手法
- Chapter IV: 群體的信念和意見的變化範圍
- 第三卷 不同群體的分類和特點
- Chapter I: 群體的分類
- Chapter II: 被稱為犯罪群體的群體
- Chapter III: 刑事案件的陪審團
- Chapter IV: 選民群體
- Chapter V: 議會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