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烏龍指失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烏龍指失誤胖手指失誤(英語:Fat-finger error)是證券外匯金融市場中,因鍵盤、滑鼠誤操作而造成的錯誤交易。這通常會導致證券成交的數量和價格錯誤,造成經濟損失並可能引發市場混亂。[1][2][3]

從前在進行手工交易時,有問題的訂單會在處理被直接取消,稱為「錯單」(英語:out-trades)。但使用計算機後,錯誤的訂單往往很難被發現,甚至不可能被取消,從而造成錯誤。因此,烏龍指失誤在各國的金融市場中曾多次發生,是一種常見的交易失誤。一些自動交易系統已能自動識別一部分錯誤,在成交前及時取消指令。[4]

例子

烏龍指失誤在各國的金融市場中曾多次發生:

  • J-COM烏龍指事件日語ジェイコム株大量誤発注事件:2005年12月8日,J-COM公司於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瑞穗證券在交易該公司股票時,希望「售出1股定價61萬日元」,不料將指令輸入成了「售出61萬股每股1日元」,引發股市大混亂。日本股民B·N·F在此期間賺了20多億日元而一舉成名。
  • 2013年光大烏龍指事件:2013年8月16日,光大證券的交易員在電腦上使用「重下」(重新下單)功能對未成交的股票自動補單,不料程序有設計錯誤,「買入個股函數」被寫錯為「買入ETF一籃子股票函數」,2秒內瞬間生成2萬多筆委託訂單,成交72.7億元人民幣,為公司帶來1億9千4百萬人民幣的損失。由於是程序錯誤而非誤操作,嚴格地說這並不是「烏龍指」。
  • 2015年,德意志銀行的一位新員工在其上司度假期間,交易時沒有分清「總額」和「淨額」的區別,結果向一家美國對沖基金支付了60億美元,比正確的金額高出了好幾個數量級。銀行即刻將錯誤上報給英國金融管理局英語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歐洲中央銀行和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並在次日獲得了退款。[5]
  • 2015年,法國巴黎銀行將其證券以每股108歐元的錯誤價格賣給了德國獨立投資者阿明·S(Armin S),正確的價格應該是每股54,400歐元,造成了銀行1.6億歐元的損失。[6][7]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