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八式100公釐高射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九八式100毫米高射炮(九八式十糎高角砲[1])是日本帝國海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發的高射炮。通稱長10厘米高射炮(長10センチ高角砲)。於1938年(昭和13年)開始採用。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
Remove ads
概要
八九式127毫米高射炮開發之後,日本海軍開始計劃開發下一代長炮身高射炮,1933年(昭和8年)製作出試作炮並開始收集數據,1935年(昭和10年)開始設計此炮,1938年(昭和13年)正式採用。
比起八九式的12.7cm口徑,使用了更小的10cm口徑。供彈方式使用了與八九式相同的半自動人力供彈,裝填過程、裝填方法也是一樣。雖然口徑較小,本炮的最大特徵是使用了65倍口徑的長炮身。正因如此,最大射程和最大射高都是12.7厘米高射炮的1.4倍。為了發揮本炮的最大性能,瞄準具使用了九四式高射裝置。
評價
因為口徑的不同,10cm口徑一發炮彈的威力大約只有12.7cm口徑的三分之二,但是考慮到殺傷半徑之比是1:1.27,差別不是很大,因此採用了這個口徑。也有認為正因為較小的彈藥重量,才不會在長時間射擊時降低射速。
另一方面,因為炮管的壽命只有360發,相對於八九式的1000發壽命只有1/3,也有在艦上替換炮管很容易的說法,有資料[2]上說,艦上替換炮管的可能性被從技術上否定了,即使真的能進行,本炮所搭載的軍艦的備用炮管的記錄也已經不能確認到那樣的內容,至少那樣的運用是沒有被預想到的。另外,也有炮管的壽命實際能達到1000發的說法。
相比八九式,因結構的複雜導致不適合量產。也有生產率只是稍稍劣於八九式的說法。
本炮的理論發射速度為19發每分鐘、秋月級驅逐艦的乘員被訓練時的目標為15發每分鐘,也很難證明在實戰中能達到這個數字。但是,考慮到揚彈機具有平均每分鐘15發的供彈能力,因此也是有達到這個射速的可能性,也否定了每分鐘19發射速的可能性。
Remove ads
型號
※現在沒有與大鳳所搭載的炮的炮盾相關的資料。
- A型
- 秋月級驅逐艦搭載。動力來源是20kw的電動機。
搭載艦船
本炮是作為秋月級驅逐艦的主炮而為人所知。但因為其高性能與低產量的特點,最後除了秋月級之外只在大鳳號航空母艦與大淀號輕巡洋艦上搭載。戰後,在高雄市配備了兩座此炮作為防空炮台,在被當做補償艦船而從日本移交給中華民國,後來作為中華民國的旗艦的驅逐艦丹陽上搭載使用的事實現在也很清楚了[3]。
腳註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