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乳砷鉛銅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乳砷铅铜石
Remove ads

乳砷鉛銅石(英語:Bayldonite[1]是一種稀有的次生礦物,化學式為 PbCu3(AsO4)2(OH)2。最初是在英國英格蘭康沃爾的Penberthy Croft礦中發現的[2]。礦物名是以其發現者John Bayldon(1837年-1872年)的名字命名[3]。在納米比亞的楚梅布和美國的亞利桑那州也發現了此礦物。有時被用作寶石[4]

事实速览 乳砷鉛銅石, 基本資料 ...
Remove ads

結構

乳砷鉛銅石是砷酸鹽礦物一種,屬單斜晶系,呈金雀綠、蘋果綠、黃綠色、草綠色、深綠色至黑色[5]。薄片上可見雙晶,具樹脂光澤,半透明,摩氏硬度4.5,密度5.24-5.65。 有貝殼狀至不平坦狀斷口,礦物常呈塊狀,細粒狀到粉末狀,亦呈皮殼狀;結核狀或細粒的集合體[6]

產狀及產地

乳砷鉛銅石產於金屬礦床氧化帶中一種少見的次生礦物,在玻利維亞的銀礦床中的乳砷鉛銅石,為硒銅鎳礦的蝕變產物[7]。伴生礦物包括砷鉛礦橄欖銅礦藍銅礦孔雀石碧璽鉛礬白鉛礦孔雀石藍銅礦重晶石(Kayrakty,Kazakhstan) [8].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