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二極管晶體管邏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二极管晶体管逻辑
Remove ads

二極管-晶體管邏輯DTL)是一類數字電路,是晶體管-晶體管邏輯的直接祖先。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邏輯門控功能ANDOR二極管邏輯執行,而邏輯反轉(NOT)和放大(提供信號恢復)由晶體管執行(與電阻器-晶體管邏輯(RTL)和晶體管-晶體管邏輯(TTL)相對)。

Thumb
基本雙輸入DTL NAND門的示意圖。R3、R4 和V−將輸入DL級(二極管邏輯級)的正輸出電壓移至地電壓以下(以在低輸入電壓時切斷晶體管)。

題圖所示的DTL與非門(NAND)電路由三級組成:輸入二極管邏輯級(D1、D2和R1)、中間電平轉換級(R3和R4)和輸出共發射極放大器級(Q1和R2)。如果輸入A和B都為高電平(邏輯1;接近V+),則二極管D1和D2反向偏置。電阻器R1和R3將提供足夠的電流來打開Q1(驅動Q1進入飽和狀態)並提供R4所需的電流。 Q1基極上會有一個小的正電壓(VBE ,鍺約為0.3 V,硅約為0.6 V)。晶體管導通,集電極和R2有電流流過,分壓效應將拉低輸出Q(邏輯0;VCE(sat) ,通常小於1伏)。如果其中一個或兩個輸入都為低,則至少一個輸入二極管導通並將陽極電壓拉至小於約2伏的值。然後,R3和R4充當分壓器,使Q1的基極電壓為負,從而使Q1截止。Q1的集電極電流基本為零,因此R2將拉高輸出電壓Q(邏輯1;接近 V+)。

Remove ads

實現

帶有晶體管反相器的早期二極管邏輯

Thumb
IBM 608卡上使用的NAND和 NOR DTL邏輯電路。 PNP和NPN晶體管的符號是IBM使用的版本。

1952年以及之前, IBM都是通過修改現成的鍺二極管來製造晶體管,之後IBM在波基普西建立了自己的合金結晶體管製造廠。 [1] [2] 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世界上第一台全晶體管計算機IBM 608使用了二極管邏輯。1962年D-17B制導計算機的設計者儘可能地使用二極管電阻邏輯,以儘量減少所用晶體管的數量。

分立元件

IBM 1401(於1959年發布[3] )使用了與第一張圖所示的電路類似的DTL電路。IBM 將這種邏輯電路稱為「互補晶體管二極管邏輯」(CTDL)。[4]CTDL通過交替使用基於不同電源電壓的NPN和PNP開關來避免電平轉換(R3和R4)。基於NPN的電路使用+6 V和-6 V電源,晶體管在接近-6 V時切換工作狀態,基於PNP的電路使用0 V和-12 V電源,晶體管在接近0 V時切換工作狀態。因此,例如由PNP開關驅動的NPN開關閾值電壓將為-6 V,在0 V至-12 V範圍的中間。類似地,閾值0 V的PNP開關由6 V至-6 V範圍的電源電壓驅動。1401的基本開關採用了晶體管和二極管。[5]1401還增加了一個與R2串聯的電感。[5][6]物理包裝採用IBM標準模塊系統

集成元件

在DTL門的集成電路版本中,R3被兩個串聯的電平轉換二極管取代。R4的底部也連接到地,為二極管提供偏置電流,並為晶體管基極提供放電路徑。由此產生的集成電路採用單電源電壓運行。 [7] [8]

1962年,Signetics推出了SE100系列,這是第一款大容量DTL芯片。1964年,仙童半導體發布了930系列DTμL微邏輯系列,該系列具有更好的抗噪能力、更小的芯片和更低的成本。它是商業上最成功的DTL系列,被其他IC製造商效仿。 [9]

速度提升

Thumb
僅由分立晶體管、二極管和電阻器製成的數字時鐘,沒有集成電路。該時鐘使用550個開關二極管和196個晶體管來將60 Hz電力線頻率分頻降至每秒一個脈衝,並提供小時、分鐘和秒的顯示。

DTL傳播延遲相對較大。當晶體管因所有輸入都為高而進入飽和狀態時,電荷會存儲在基極區域。當它脫離飽和狀態(一個輸入變低)時,該電荷會被移除,並將主導傳播時間。加速DTL的一種方法是在R3上添加一個小的「加速」電容器。電容器通過去除存儲的基極電荷來幫助關閉晶體管;電容器還通過增加初始基極驅動來幫助打開晶體管。 [10]

加速DTL的另一種方法是避免開關晶體管飽和。這可以用Baker夾具來完成。 Baker夾具以Richard H. 的名字命名。貝克在其1956年的技術報告《最大效率開關電路》中對此進行了描述。 [11]

1964年, James R. Biard申請了肖特基晶體管的專利。 [12]在他的專利中,肖特基二極管通過最小化集電極-基極晶體管結上的正向偏置來防止晶體管飽和,從而將少數載流子注入減少到可以忽略不計的量。該二極管還可以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布局緊湊,無少數載流子電荷存儲,並且比傳統的結型二極管速度更快。他的專利還展示了如何將肖特基晶體管用於DTL電路,並以低成本提高其他飽和邏輯設計(如肖特基-TTL)的開關速度。

Remove ads

接口考慮

與早期電阻器晶體管邏輯相比,其主要優勢是增加了扇入。此外,為了增加扇出度,可以使用額外的晶體管和二極管。 [13]

參見

  • 二極管邏輯
  • 高閾值邏輯
  • 諾比特

參考文獻

拓展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