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二樓傳來的歌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二樓傳來的歌聲》(瑞典語:Sånger från andra våningen)是一部瑞典黑色喜劇劇情片,於2000年10月6日於瑞典院線上映,[2]由洛伊·安德森編劇並執導。電影呈現一系列看似互不相干的片段,卻共同探討現代生活的諸多層面;其中不斷引用秘魯詩人塞薩爾·巴列霍的作品作為貫穿主題。[3]
本片曾獲選為瑞典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代表角逐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但未進入最終入圍名單。這是導演三部曲的首部作品,之後為《啊!人生》(2007年)與《鴿子在樹枝上沉思》(2014年)。
Remove ads
劇情
一名滿臉煤灰的男子站在地鐵車廂內。他手拎著一個塑膠袋,裡頭裝的是文件—,準確說,是被燒焦的殘骸。在走廊裡,一名剛被解僱的男子死命抓著老闆的腿,大喊:「我已經在這裡三十年了!」咖啡館中,有人等待著他的父親——那位剛為了保險金而放火燒掉自家傢俱公司的男人。街道上擠滿車潮與自虐的股票經紀人,而一名經濟學家為了尋求解決勞動力過於昂貴的問題,焦急地凝望著算命師的水晶球。故事裡的主要人物都各有目標,但他們的歸宿卻不斷改變。
演員
- 拉爾斯·努德 飾 卡爾(Kalle)
- 斯特凡·拉爾松 飾 斯特凡(Stefan)
- 本特·C·W·卡爾松 飾 倫納特(Lennart)
- 托比約恩·法爾斯特倫 飾 佩萊·維格特(Pelle Wigert)
- 斯滕·安德松 飾 拉塞(Lasse)
- 羅蘭多·努涅斯 飾 外國人(the foreigner)
- 盧西奧·武奇納 飾 魔術師(the magician)
- 佩爾·約內利烏斯 飾 被鋸斷的人(the sawed man)
- 彼得·羅斯 飾 托馬斯(Tomas)
- 克拉斯-約斯塔·奧爾松 飾 演講稿撰寫人(the speechwriter)
- 尼爾斯-奧克·埃里克松 飾 病人(patient)
- 漢娜·埃里克松 飾 米婭(Mia)
- 湯米·約翰松 飾 烏費(Uffe)
- 約蘭·米勒 飾 經濟學家(the economist)
- 斯圖雷·奧爾松 飾 斯文(Sven)
- 弗雷德里克·謝格倫 飾 俄國男孩(the Russian boy)
Remove ads
評價
根據評論匯總網站爛番茄匯總的35篇評論文章,89%的評論者給予該作正面評價,平均打分為7.5分(滿分10分)[4]在Metacritic上,14位影評人共給予了76分的分數(滿分100分),這部電影獲得了「普遍好評」。[5]
影評人J·霍伯曼在《村聲》評論道:「這部電影令人更容易尊敬,而非熱愛;安德森的個人視覺風格既疏離,又令人產生距離感。」[6]《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艾伯特給予滿分四顆星,並寫道:「你可能不會喜歡它,但你絕對不會忘記它。」[7] 為 Eye for Film撰稿的安東·比特爾(Anton Bitel)認為:「過於沉重的象徵手法壓倒了敘事本身。」
此片亦被收錄於「Ari's Adventures in Moviegoing」,即導演艾瑞·艾斯特為標準收藏平台策劃的電影選集。艾斯特表示,他14歲時曾與母親一同觀賞本片,其衝擊力「如地震般巨大」,並稱其為自身重要的靈感來源之一。[8]
Remove ads
參見
- 塞薩爾·巴列霍
- 製作時間最長的電影列表
- 角逐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列表
- 瑞典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列表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