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五區公投聯合委員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五區公投聯合委員會(英語:Joint Committee on the Five Constituencies Referendum)是香港於2010年由公民黨及社會民主連線組成的政治聯盟,旨在推動「五區公投」行動。該委員會策劃五名立法會地區直選議員於五個選區同時辭職,引發補選,視作變相公投,以爭取2012年實行行政長官及立法會全面普選,以及取消功能界別議席。雖然行動引起社會關注,但最終投票率偏低,政府及北京方面均否認補選具有公投性質。[1][2]
背景
2009年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2012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方法展開諮詢。方案並未包含落實雙普選及取消功能界別議席的明確時間表,引起部分泛民主派政黨的不滿。公民黨與社會民主連線認為,應透過具象徵性的政治行動向北京及港府施壓,促使落實「一人一票」的普選制度。[3]
兩黨遂於2009年底提出「五區公投」構想,即由五名立法會地區直選議員分別在港島、九龍東、九龍西、新界東及新界西同時辭職,引發全港五個選區的補選,並將補選視為變相公投,以測試公眾對普選及政制改革方案的支持程度。該構想獲部分泛民主派組織支持,但亦受到其他泛民政黨及建制派批評,認為此舉欠缺法律基礎,且浪費公帑。[4]
後續
五區補選結束後,所有辭職的五名議員均順利在原選區當選連任,但由於多數建制派政黨及選民抵制投票,最終投票率僅約17%,未能達致委員會原先期望的民意授權效果。港府及中央政府均重申不承認補選具有公投性質,並批評行動浪費公帑。[5][6]
行動後,五區公投聯合委員會的政治影響力逐漸減弱。公民黨與社會民主連線在策略路線上出現分歧,加上社民連內部領導層變動,導致兩黨合作關係轉趨疏離。其後香港特區政府於2011年修訂《立法會條例》,規定辭職議員在同一屆內不得參加補選,此舉被外界視為對「五區公投」行動的直接回應。[7]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