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五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五毒,(有時被稱為五蠹),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這五種有毒動物合稱五毒。[1][2]由於中國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影響,各地過端午節的習俗也不盡相同,南方一些地方民俗認為每年夏曆五月端午日午時、五毒開始孽生,於是便有了避五毒的習俗。傳統上五毒圖案常作為兒童服裝圖案及端午節相關圖案,因為人們使用相信五毒圖案可以以毒攻毒,防止身體受五毒侵害。[3][4]
原本五毒中並無五毒之首的設定,有這種說法的均為後人所添加。[5]
其他版本
蜘蛛不是「五毒」之一,[6]說蜘蛛是五毒之一是因為金庸武俠小說中關於「五毒教」的設定用有毒的蜘蛛代替了壁虎。因為壁虎之中,雖然很多品種有劇毒,但也有很多生活中常見的品種無毒或者毒害不大。所以一些後來的小說、或者遊戲作品,在設定時常常有意或者無意將壁虎改成蜘蛛。在漢族世居地的蜘蛛種類基本是無毒或微毒,僅對小型昆蟲具有威脅性。
但以嚴謹的態度來說,蜘蛛不可能替代壁虎成為五毒。因為五毒有個基本標準,就是為中國民間所用的可入藥的劇毒生物。蜘蛛不論在古代還是今日,一般都不可入藥。因此將其列入五毒是十分不嚴謹不科學的做法。
蜈蚣、蛇、蠍、蜂、蜮。
不過壁虎是沒有毒的、還能捕捉害蟲,對於壁虎為五毒之一的根據,經由資料比對,為蠑螈的可能性較高,其中以東方蠑螈與古人所說較為相符。 東方蠑螈,又名「中國火龍」,原產地為中國東部與南部各省份,蠑螈屬的七個亞種之一,皮下有劇毒。此蠑螈因與壁虎外貌較相似,又含有毒素,古代資訊流通不發達且容易產生誤謬,所以應為壁虎的原型。
而從中國古代紀錄來看,壁虎跟蠑螈是被定義做同一物種的,例如在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卷下:「蝘蜓,一曰守宮,一曰龍子。善於樹上捕蟬食之。其細長五色者,名曰蜥蜴;其長大者,名曰蠑螈。」,可知壁虎在古代是與蜥蜴、蠑螈等視為同類。直到現代發展的生物學,將壁虎定義為爬蟲類,將蠑螈定義為兩棲類,至此這兩種動物才被區分成不同物種。
參看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