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歷山德羅·阿爾加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亚历山德罗·阿尔加迪
Remove ads

亞歷山德羅·阿爾加迪(Alessandro Algardi,1598年7月31日—1654年6月10日),巴洛克時期意大利雕塑家,主要活躍於羅馬。其在一生的後幾十年中,與弗朗切斯科·博羅米尼皮埃特羅·達·科爾托納共同成為了吉安·洛倫佐·貝尼尼的主要競爭對手。[1]

事实速览 亞歷山德羅·阿爾加迪, 出生 ...
Remove ads

早期生活

阿爾加迪生於博洛尼亞,年輕時曾在阿戈斯蒂諾·卡拉奇工作室當學徒。然而,他對雕塑的興趣引使他轉而為天賦平平的藝術家朱利奧·凱撒·康韋蒂工作。阿爾加迪現存最早的兩件作品可以追溯至此時期:博洛尼亞生命聖母朝聖所中的兩尊石膏聖徒雕像

約1620年,當阿爾加迪20歲時,曼托瓦公爵費迪南多·貢扎加開始委託他製作作品,此外,他也曾為當地珠寶商進行珠寶設計。[2]1625年,阿爾加迪結束了在威尼斯的短暫停留,帶著曼托瓦公爵教皇的侄子紅衣主教盧多維科·路德維希英語Ludovico Ludovisi介紹信前往羅馬。隨後,盧多維科·路德維希開始僱傭他修復古代雕像。[3][4]

利奧十一世墓

當時,吉安·洛倫佐·貝爾尼尼和他的工作室在博爾蓋塞和巴貝里尼的贊助下包攬了全羅馬大部分的雕像委託。因此,在隨後十年中,阿爾加迪始終在為得到認可而奮鬥。阿爾加迪初到羅馬時,在彼得洛·達·科爾托納及其同事波羅格尼斯、多梅尼奇諾等朋友的支持下,完成了包括一些紅陶大理石胸像在內的定製作品,也以製作十字架等小作品謀生。17世紀30年代,他在人民聖母堂梅里尼小教堂英語Mellini Chapel的梅里尼家族墳墓工作。

阿爾加迪第一個重要委託是1634年的利奧十一世的墳墓,那是紅衣主教烏巴爾迪尼·美第奇為其叔父,這位在1605年任職近一個月的美第奇家族出身的第三位教皇,定製的墓碑。其始建於1640年,並於1644年基本完工。其布局與貝爾尼尼設計的烏爾班八世的墓碑布局如出一轍,中央是教皇的神職盛裝像,其一手作祝福狀。在教皇腳下,兩尊女像立於石棺兩側,分別象徵著「開明」(Liberality)和「寬容」(Magnanimity)。然而,在貝爾尼尼設計的墓葬中,教皇上舉手臂的動作和全身的姿態充滿力量感,與下方豐富的人物情態相呼應,象徵「慈悲」和「正義」的人物或被小天使吸引,或陷入沉思,而象徵「死亡」的骷髏則積極撰寫這墓志銘。相比之下,阿爾加迪設計的墓葬則少了很多動態,「開明」和「寬容」女神不卑不亢,卻顯得不近人情、虛無縹緲。有人認為,戴著頭盔的寬容女神與雅典娜及象徵「智慧」的傳統形象共通;[5]而開明女神則與杜克諾伊英語François Duquesnoy著名的聖蘇撒納義大利語Santa Susanna (Duquesnoy)相似,但顯得更為優雅。[6]該墓葬與烏爾班八世墓葬的色彩豐富形成鮮明對比,色調沉鬱而單調。

1635-1638年,彼得羅·邦孔帕尼英語Pietro Boncompagni委託阿爾加迪製作一尊龐大雕像,展現了菲利普·奈里英語Philip Neri和天使跪在聖瑪利亞面前的形象,這座雕像於1640年完工,現位於小谷聖母堂[7]隨後不久,阿爾加迪為博洛尼亞聖保羅教堂製作了一組表現聖保羅受戮的雕像《聖保羅的斬首》,由靜默跪地的聖徒和揮劍而起的劊子手組成。[8]這兩個作品打響了他的名聲。

貝爾尼尼的作品通常更富有巴洛克式的情感和戲劇性,而阿爾加迪的雕塑則相對更加冷靜和克制。

Remove ads

英諾森十世的寵幸和西班牙的委託

1644 年,巴貝里尼家族的教皇烏爾班八世去世,潘菲爾教皇英諾森十世繼位,巴貝里尼家族因此聲名掃地,貝爾尼尼的委託也隨之減少。 阿爾加爾迪的肖像畫備受推崇,其形式上的嚴謹與貝爾尼尼更為活潑的表達形成了鮮明對比。

阿爾加爾迪並不以建築能力而聞名。雖然他負責羅馬聖潘克拉齊奧門外的教皇別墅——潘菲力別墅(即現在的多利亞-潘菲力別墅)的項目,但他可能得到了建築師與工程師吉羅拉莫-雷納爾迪(Girolamo Rainaldi)在賭場設計方面的專業指導,以及他的助手喬瓦尼-弗朗切斯科-格里馬爾迪(Giovanni Francesco Grimaldi)在監督施工方面的幫助。在別墅的院子裡,阿爾加爾迪和他的工作室製作了鑲嵌雕塑的噴泉和其他花園景觀,他的一些獨立雕塑和浮雕作品至今仍保留在那裡。

1650年,阿爾加迪遇到迭戈·委拉斯貴茲,他從西班牙被僱傭來。之後在阿蘭胡埃斯皇家宮殿,阿爾加迪製作了四個壁爐,花園中的尼普東的噴泉的雕像也出自阿爾加迪之手。薩拉曼卡的奧古斯汀修道院的蒙特利伯爵和夫人的墳墓也是阿爾加迪的作品。

《阿提拉的逃逸》浮雕

阿爾加迪為聖彼得巴西利卡製作的雷歐教皇阿提拉的大幅大理石浮雕面板,促進了這種大理石浮雕的使用。以前羅馬教堂大量使用大理石浮雕,但對於大多數顧客來說,大理石祭壇過於昂貴。在這個浮雕中,包括兩個主要人物:嚴肅、勇敢的教皇和沮喪、膽怯的阿提拉,從中心到三面出現。只有他們兩人看到了降落的天使戰士向教皇的防禦集結,而其他在浮雕背景中的人則堅守塵世的職責。主題是為了教皇國尋求影響力,它描述了偉大的雷歐在超自然的援助下阻止匈奴人劫掠羅馬的歷史傳奇。從巴洛克的角度看,這是神干預人類事件的瞬間。無疑其贊助人傳達出信息嚴厲的提醒所有觀眾教皇具有能夠召喚神來懲罰敵人的能力。

在完成其為同時代人所景仰的著名浮雕後不到一年,阿爾加迪便逝世了。晚年,阿爾加迪手握一個大型工作室並積累了大量財富。阿爾加迪的經典範式被學生們(包括埃爾科萊·費拉塔英語Ercole Ferrata多米尼科·圭迪英語Domenico Guidi)所傳承。安東尼奧·拉吉英語Antonio Raggi最初和他一起受訓,後來兩人完成了他為聖尼古拉設計的祭壇,用一個時間在同一地點將兩個分開的大理石片連接起來,但卻十分成功的分離了神和人類的世界。工作室中其他鮮為人知的助手包括弗朗西斯科·巴拉特、吉羅拉摩·盧辛迪和朱塞佩·佩羅尼。

Remove ads

藝術評論

阿爾加迪也以其過度關注心理細節的描繪聞名,表現了面貌,以嚴肅然後是自然主義的方式,並關注服裝和布料,如札基亞主教英語laudivio zacchia胸像、卡米洛·潘菲利英語Camillo Francesco Maria Pamphili半身像、以及穆齊奧·弗蘭吉帕內和他兩個兒子萊羅和羅伯托的半身像。氣質上,他的風格更類似於古典和杜克斯諾的矜持巴洛克而非其他巴洛克藝術家的激情作品。從藝術角度看,他在肖像雕像和兒童群像上是成功的,在這些方面他不得不緊密跟從自然。他的一些已完成的紅陶樣式受到收藏家的讚揚。

參考和引用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