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洲佛教和平會議
1970年成立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国际性宗教组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亞洲佛教和平會議[1](英語:Asian Buddhist Conference for Peace,英文縮寫:ABCP;俄語:Азиатская Буддий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 за Мир,俄語縮寫:АБКМ),也譯為亞洲佛教和平會[2]、亞洲佛教徒和平會議[3]、亞洲佛教和平大會、亞洲佛教徒和平大會[4],是蘇聯、蒙古等國佛教團體的領導人發起成立的一個國際性宗教組織[2],1970年[a]成立於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5]。總部設在烏蘭巴托的甘丹寺,現任主席為甘丹寺住持朝依堅措[5][6]。

歷史

1969年,蒙古國的堪布喇嘛桑傑貢博嘉(Samagiin Gombojav)、蘇聯的堪布喇嘛強巴多傑貢博(Janbaldorj Gomboev)、印度的古秀巴庫拉(Kushok Bakula)仁波切在西伯利亞邊遠地區會面,討論佛教在該地區的傳播情況,並計劃建立泛亞佛教組織。1969年7月,斯里蘭卡的蘇瑪納緹薩法師、印度的維普拉薩拉法師(Ven. M. Wipulasara)和尼泊爾的阿彌塔蘭達法師應堪布喇嘛桑傑貢博嘉的邀請訪問蒙古烏蘭巴托[4]。根據蒙古、蘇聯、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佛教徒的倡議[3],經過長期的醞釀後,這些國家的佛教團體領導人於1969年12月在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召開了亞洲佛教和平會議籌備委員會會議[2],一致同意在烏蘭巴托建立一個國際佛教組織[4]。
1970年6月13日,烏蘭巴托再次舉行多國宗教人士和政要參加的會議,有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蘇聯、日本、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蒙古的許多宗教人士和政要出席,會議決定以包括僧尼在內的亞洲佛教徒的自願運動為基礎,向全世界所有有情眾生傳播和實踐佛陀釋迦牟尼關於和平、和諧、同情和慈愛的教義[4]。
Remove ads
成員
該組織成員來自朝鮮、韓國、孟加拉國、尼泊爾、印度、斯里蘭卡、越南、老撾、柬埔寨、日本、俄羅斯等國,以及位於達蘭薩拉的藏人行政中央等[5]。
活動
該組織已在蒙古、日本、印度、老撾等國家舉辦10次大會,並定期舉行年度協商會議。該組織出版有《法度》(Dharmaduta)雜誌,與基督教和平會議、亞非人民團結組織、俄羅斯正教會等組織保持有工作關係[5]。
區域中心
該組織在世界各地設有區域中心,如ABCP日本中心、ABCP老撾國家中心和ABCP越南中心等[5]。
備註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