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交換經濟
经济体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交換經濟(Exchange economy)是微觀經濟學研究中用來描述幾個代理之間相互作用的技術術語。在市場中,代理人是交換的主體,商品是交換的對象。每個代理人都有自己的稟賦,他們可以根據價格體系在他們之間交換產品。關於交換經濟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經濟是否以及何時達到競爭均衡,交換和分配效率受到特別關注。
類型
存在兩種類型的交換經濟:
在純粹的交換經濟(pure exchange economy)中,所有的代理人都是消費者; 沒有生產,代理人所能做的就是交換他們的初始稟賦。 在日常研究中,為了避免大量消費者和商品造成的研究困難,通常假設兩個消費者和兩個商品的簡單交易條件。[1] 純粹的交換經濟是交換經濟中最簡單的交換形式。假設每個消費者都有一定數量的初始資源(稟賦)可以用來交換,每個消費者都有自己的偏好。當價格給定或穩定時,可以找到帕累托最優分配。[2][3]
相比之下,在生產性交換經濟(Production Exchange Economy)中,一些或所有代理人是也可能生產新商品的公司。[4]:313在此種情況下,假定消費者接受市場給定的價格並自願進行交換,以實現最優分配。[5]
信息
信息在交換經濟中具有一定的價值。當市場提供足夠的信息時,消費者更有可能進行交易。[6]但是,信息披露在純粹的交換經濟和生產性交換經濟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在純粹的交換經濟中,信息的披露可以幫助消費者進行風險評估。生產性交換經濟中,信息披露可以幫助消費者優化資產配置。[7]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