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亨利·赫茲利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亨利·赫茲利特(英語:Henry Hazlitt,1894年11月28日—1993年7月8日)是自由意志主義哲學家、經濟學家,也曾擔任《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報刊的記者。

生平
生於一個貧窮的家庭,他的父親在他還是嬰兒時便去世了,他在免學費的紐約市立學院就讀了一年半後便中途退學,成為一名記者,並於21歲時完成第一本書Thinking as a Science。奧地利經濟學派之所以能在英語國家發展,很大一部分是他的功勞。赫茲利特著作相當豐富,一生中寫下了25本書[1]。
赫茲利特最知名的著作是Economics in One Lesson一書,簡單闡述了奧地利經濟學派的主要理論。但他也在其他領域如倫理學有許多著作,主要包括了The Foundations of Morality,他在The Failure of the New Economics一書中大力抨擊凱恩斯的理論,一個段落接著一個段落的批評通論一書(赫茲利特寫道,在這本書中「沒有任何一個理論是真實而原創的。書中原創的理論沒有一個是真的,而書中真的理論沒有一個是原創的」)。
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早期,赫茲利特還曾經與艾茵·蘭德的客觀主義哲學運動有所牽連。[2]
赫茲利特對於自由意志主義和客觀主義的發展都有極大貢獻,在他資助下路德維希·馮·米塞斯才得以獲得在紐約大學的教授職位(當時米塞斯剛流亡美國),也是他讓艾茵·蘭德接觸到自由市場的經濟理論。在1997年至2002年間有一個名為亨利·赫茲利特基金會的組織創建以紀念他。
Remove ads
注釋
著作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