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人道主義轟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人道主義轟炸 是指1999年科索沃戰爭時期北約對於南斯拉夫共和國的轟炸。當時北約聲稱將保護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並隨後以維護人權為藉口軍事介入。北約反對方以「人道主義轟炸」一詞諷刺北約的矛盾行為。定義相似的 人道主義戰爭 一詞也於同時期出現。
![]() |
該詞(最早出現在魯思·韋奇伍德[1]發表在1999年4月4日《紐約時報》的文章中)常被認為是時任捷克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提出[2] ,他強烈支持介入南斯拉夫並譴責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政權。然而,哈韋爾強力否認他和該詞的聯繫,甚至在2004年5月稱歐洲議員候選人理查德·福爾伯(他批評哈韋爾製造了該詞)是騙子:「我不僅沒有發明『人道主義轟炸』這個詞,我甚至從來都沒想過用它,因為我有,我敢說,良好的品味。」[3]
通常認為(正如福爾伯在回應中提及的),哈韋爾是在1999年4月29日他為法國《世界報》撰寫的文章中提出該詞的。[4] 在文章中,他分別使用了人道和轟炸這兩個詞語:「我認為,在北約對於科索沃的介入中,沒人可以質疑其中的一個要素:空襲和轟炸不是因為物質利益而引發的。他們只具有人道主義的特性:人權高於主權,但這些基本原則岌岌可危。因此,對南聯盟的襲擊是合法的,即使這沒有通過聯合國的批准。」
在此之後,「人道主義轟炸」或「人道主義戰爭」兩詞迅速被媒體使用。反對者認為這是戰爭宣傳,[5][6]或是將其作為諷刺使用。他們同樣用於諷刺隨後的戰爭活動。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