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仁慈霸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仁慈霸權(英語:Benevolent Hegemony),是一種植根於美國例外論和文化帝國主義的理論,仁慈霸權被普遍用來詮釋美國這個超級大國在蘇聯解體後,對世界秩序的一種管治模式。一些學者會把「美國治下的和平」和仁慈霸權連繫在一起。[1][2]
在蘇聯解體後,以美國、歐洲盟友為核心的單極世界決定了全球秩序的制定,並構成了一個多邊、開放、互惠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仁慈霸權的支持者認為美國「致力於全人類自由和自由的原則」,負責制定國際上公共財的公平分配,傳播尊嚴、法治、正義、平等、不歧視和全球化的普世價值,並對世界上其他國家採取「仁慈而非掠奪性」(胡蘿蔔加大棒)的手段,以經濟誘因和多邊協商來主導國際秩序。[3]
然而,自從美國開始深陷財政和政治的泥濘後,第45、47任總統特朗普選擇向全球打起第一屆任期關稅戰、第二屆任期關稅戰來轉移成本、退出大量國際組織和多邊協定來逃避國際義務[4][5][6][7][8]、裁撤癱瘓負責對外援助的美國國際開發署、並威脅北約盟友大幅增加軍費開支和分擔駐軍成本[9]。而第46任總統拜登上任後,其國務卿布林肯公開說出「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會出現在菜單上」(If you are not at the tabl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you are going to be on the menu),這些都被視為美國從仁慈霸權逐漸轉向現實主義的跡象。[10]
Remove ads
註釋與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