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價格/工資螺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宏觀經濟學中,價格/工資螺旋(英語:Price/wage Spiral)是一種用於解釋工資上漲與物價上漲/通貨膨脹之間因果關係的宏觀經濟理論。工資/價格螺旋表明,工資上漲會增加可支配收入,從而增加對商品的需求並導致價格上漲。價格上漲增加了對更高工資的需求,這導致更高的生產成本和進一步的價格上漲壓力,從而形成螺旋式價格上升[1]

價格/工資螺旋可能是由於高總需求加上接近充分就業或由於石油價格上漲等供應衝擊而開始的[2]。在這個過程中,工資上漲導致價格上漲,通貨膨脹惡化進而導致工資上漲,期間沒有肯定的首要因素。這個螺旋中有兩個獨立的元素共存和相互作用:

  • 企業主提高價格以保護利潤率免受包括名義工資成本在內的成本上升的影響,並防止利潤率的實際價值下降。
  • 工薪階層試圖提高稅後工資以趕上通貨膨脹以防止實際工資下降。為使購買力與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反映的成本上升保持一致,稅後工資的增長速度必須快於CPI本身。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