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本·魯世德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伊本·魯世德隕石坑(Ibn-Rushd)是位於月球正面中央陸地區的一座大撞擊坑, 其名稱取自十二世紀安達盧西亞著名穆斯林學者、伊斯蘭哲學家及醫生伊本·魯世德(1126年-1198年),197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北毗鄰康德隕石坑、東側靠近西奧菲勒斯環形山、西里爾環形山位於它的東南;西南則是塔西陀隕石坑。伊本·魯世德隕石坑北面坐落着彭克山,東南瀕臨着狂暴灣,而東面更遠處則是酒海[1]。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11.7°S 21.7°E,直徑31.1公里[2],深度約1.16公里[3]。
伊本·魯世德隕石坑外觀呈多邊形狀,因存續時間長而有些磨損。坑壁邊緣平緩,南側壁覆蓋了數座小撞擊坑和穿切的峽谷。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940米[4],內部容積約有700公里³[4]。碗狀的坑底相對平坦,表面散布有一些小隕坑,但沒有中央峰。
該隕坑在1976年被正式命名前,曾被稱為衛星坑西里爾 B。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