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犁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伊犁鱸(學名:Perca schrenkii)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科鱸屬的魚類。中文俗名刺魚,亦依種加詞稱為施氏鱸[3]。為中亞魚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哈薩克斯坦的巴爾喀什湖與阿拉湖水系流域。[4][5]
Remove ads
命名
本魚由俄羅斯動物學家凱斯勒在1874年命名。[4][6][7]
本魚的種小名「schrenkii」是俄羅斯動物學家亞歷山大·馮·施倫克的姓氏,施倫克曾對本魚給了凱斯勒看法,於是凱斯勒以此對施倫克致敬。[7]
另一說則是向他的兄弟利奧波德·馮·施倫克致敬,他也是動物學家、地理學家及民族志學家。[6]
分布
本魚為溫帶魚類,分布於巴爾喀什湖與阿拉湖水系等,包括了中國新疆境內的伊犁河。主要棲息於淡水和半鹹水,為底棲魚類。[6]
本魚曾被人為引入到吉爾吉斯斯坦及烏茲別克的湖泊與水庫,並在1960年代到1970年代期間不經意地引入到烏茲別克的奇爾奇克河和卡塔庫爾干水庫,以及吉爾吉斯斯坦的阿拉阿卡水庫。本魚已經在卡塔庫爾干水庫的澤拉夫尚河形成了一個確實的種群,但在其他引入地則可能已經消失。[1]
形態
本魚最大體長可達50公分,有記錄最重1.5公斤。[6]
經濟利用
保護現狀
在1930年代到1940年代,本魚曾是巴爾喀什湖與阿拉科爾湖最重要的經濟魚種,占到了巴爾喀什湖漁獲量的三分之一以及阿拉科爾湖的三分之二。直到1960年代中期巴爾喀什湖及集水區的種群突然劇減,1970年代中期開始巴爾喀什湖及伊犁河再也沒有本魚的產量統計了。1980年代,阿拉湖集水區的薩瑟克湖及科斯卡爾湖也開始捕捉不到本魚了,雖然本魚依然在湖邊出沒。無論如何,阿拉湖里的本魚數量依然足以供漁業經濟利用。巴爾喀什湖在中國的本魚種群資訊目前不可得。[1]
本魚數量減少的原因之一是巴爾喀什湖引入了入侵物種歐鯿(Abramis brama)及白梭吻鱸(Sander lucioperca),還有過度捕撈。對窪地河流的威脅則來自旅遊業發展、抽水以及水壩。
目前巴爾喀什湖及伊犁河的種群受到保護,且已經禁漁。阿拉湖依然可以捕魚,但種群數目與漁獲量需受到監視與強制保護。[1]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認為,本魚在20世紀因入侵物種競爭及過度捕撈而急劇下降,而在21世紀本魚種群仍慢慢減少或者已局部穩定下來,本魚目前依然在大範圍的地方出沒,並擁有超過十個種群,所以在2020年評估本種為「無危物種」。[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