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甸園 (小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伊甸園》是歐內斯特·海明威的遺作小說之一(第二部),於海明威去世後25年——1986年出版。海明威從1946年開始創作這部小說,並在接下來的15年間不斷修改其手稿。在此期間,他還完成了《老人與海》《危險的夏天》《流動的盛宴》和《島在灣流中》這幾部作品。
此條目目前正依照其他維基百科上的內容進行翻譯。 (2024年12月17日) |
Remove ads
劇情簡介
小說的主要情節圍繞美國作家大衛·伯恩及其妻子凱瑟琳五個月的生活展開。故事的背景主要設定在法國里維埃拉地區,以及西班牙。情節從他們在卡馬爾格的蜜月開始,隨後轉到西班牙,最後又回到法國。[1]戴維渴望繼續創作,而凱瑟琳則更傾向於享受當下的快樂,她把頭髮剪短,甚至在遇到外籍女子瑪麗塔後,鼓勵丈夫也愛上她。三人捲入了一場危險的愛情遊戲中。然而,隨着瑪麗塔支持戴維寫作,凱瑟琳因嫉妒心作祟,最終把戴維的手稿燒毀,並留下信離開。戴維在瑪麗塔的關懷下恢復了創作靈感,成功重寫了他最喜愛的短篇,重新找回了創作的激情,再度進入了「伊甸園」。儘管這是海明威在1961年自殺後出版的遺作,它的創作卻充滿了青春的活力與愛情的熱烈,是一部難得的青春小說。 [2]
然而,在隨着劇情推進,大衛從他的視角(小說全程以他的第一人稱視角敘述)發現凱瑟琳似乎發生了變化。後來在勒格羅迪魯瓦,凱瑟琳向丈夫說道:「我有一個大驚喜」[1],但並未透露具體內容,只是補充說:「哦,這很簡單,但也很複雜」[3],以及「我要有所改變」[3]。她騎車進城,回來後「大衛看到她的頭髮...剪得像男孩一樣短」[4]。當晚,她對他說:「別叫我女孩。」以及「請以我現在的樣子愛我,大衛」[5]。後來凱瑟琳還鼓勵大衛參與她的「遊戲」,以打破婚姻的常規模式以及探索性別的邊界。
到西班牙後,夫妻雙方開始有了些小摩擦,可能是因為凱瑟琳認為丈夫把過多精力放在關注自己的事業和成就而並非她身上從而感到了不滿,文中夫妻曾因為丈夫總是在閱讀自己作品的剪報而爭吵。[6]在兩人開始積攢摩擦的同時,他們遇到了故事中的另一位重要角色——瑪麗塔。凱瑟琳是最先對瑪麗塔產生興趣並主動接近她的人,兩人迅速發展出了一段火熱的親密關係。凱瑟琳不但沒有在此停下腳步,甚至變本加厲,鼓勵瑪麗塔去與大衛發生關係,同時還給丈夫留足了和瑪麗塔相處的空間。在這樣的慫恿以及環境下瑪麗塔與大衛也迅速建立起了情愫。就這樣,三個人經歷了一段危險又刺激的性愛關係。不過,在此期間,瑪麗塔與大衛的感情慢慢不在僅限於肉體之間的聯繫,而是逐漸發展出了精神和感情上的交織,使兩人的關係逐漸濃烈,並且將凱瑟琳淡出。[7][2][8]
凱瑟琳對於這樣超出她「遊戲」範疇的發展非常不滿意,一氣之下燒掉了她那丈夫所有的小說和文稿並一走了之。大衛則在瑪麗塔的鼓勵與陪伴之下又完成了自己的作品。[7]
爭議
本書在1986年由斯克里布納之子公司編修並出版後因為刪減了大約2/3的內容[9](原文大約800頁,出版版本僅256頁[10])而引起了大量群眾的不滿。[11]
註:原文800頁系根據斯克里布納之子公司的版本頁數反推得出,具體頁數網上眾說紛紜,範圍大約在500-1600頁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