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低成本客運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低成本客運樓又稱廉價航站樓廉價航空終站,指的是一種為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需求而設計的特殊航站樓。雖然在歐洲不同的航站樓收費並不一致的現象非常普遍。但通常所認為的廉價航站樓這一理念是由亞洲航空的首席執行官東尼吉隆坡國際機場所提出的。

描述

Thumb
曾經的吉隆坡國際機場廉價航空終站(上圖)以及其內部(下圖)。其在2014年5月被吉隆坡第二國際機場取代。
Thumb

在某些情況下,低成本客運樓的設計類似於某些舊式機場,例如曾經的香港啟德機場。將裝修儘量簡化可以顯著降低日常運營的開支,同樣可以降低廉價航空公司的開支以至惠及他們的乘客。相對於普通機場而言,它在這些方面降低了成本:

  • 建築上:
    • 放棄昂貴的建築設計,以簡易四方倉庫式設計取而代之。
    • 較低的層高,有些僅一層樓,以減少電梯、電扶梯的設置需求,並降低空調費用。
    • 放棄使用大量鋼結構以及外表玻璃設計以降低空調開支[1]
  • 配套設施:
    • 可能在餐館和免稅店上的選擇餘地更少。
    • 裝飾可能為大量的航空公司廣告。
    • 通常不設機場貴賓室
    • 與其他航站樓及火車站、巴士站之間的接駁服務簡化,可能僅有接駁巴士、步行通道而沒有軌道運輸系統
  • 地勤設施:
    • 電動步道空橋擺渡車登機梯所取代。(這可以使飛機需要的地勤時間縮短[2],降低落地費用和提升飛機利用率)
    • 行李處理流程將更為簡化。

雖然較一般航廈簡化,但這些航站樓同樣擁有現代化的設施,例如免費的無線網絡以及空調等。一項由德國Swason在2007年進行的研究顯示,粗略估算,在馬來西亞KLIA和新加坡樟宜機場所收取的落地費用,只是主航站樓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對於預算敏感型的承運商來說,任何節省的優勢都是至關重要的[3] 吉隆坡第二國際機場被宣傳為世界上最大的為廉價航空公司打造的航站樓,其設計客運量為每年4500萬人,建築耗資13億美元。於2014年5月2日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Remove ads

現有/擴建廉價航站樓列表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