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佛山市華英學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佛山華英學校(英語:Foshan Huaying School)的前身是英國循道公會於1913年創辦的佛山華英中學,1999年從佛山市第一中學初中部分離出來獨立辦學,是一所國有民辦性質的新型初級中學。
Remove ads
歷史
1999年,佛山市第一中學初中部脫離辦學,改制為國有民辦,由佛山市教育局主管,並復名「華英」,稱「佛山市華英學校」。[1]而華英原本的英文名是粵式郵政式拼音「Wa Ying College」,新校卻使用了漢語拼音「Hua Ying」。
新校園於2005年9月正式落成,此前(1999年9月至2005年7月)一直與佛山市第一中學共用一個校園。新校園位於佛山市禪城區湖景路39號,占地160畝,建築面積10.36萬平方米,現有64個教學班,學生約2890人,教職工209人,擁有外籍教師5人。學校擁有行政樓、教學樓、實驗樓、音美樓、圖書館、學生宿舍、教師宿舍、食堂、體育館、400米標準運動場、兩個游泳池,建有完善的校園網、廣播網、多媒體教學網,形成一個數字化、人文化的校園網絡,為學生提供一流的教育服務。[2]
2013年12月舉行百年校慶。
- 馮瑞烘(1999.9-2005.12)
- 杜尚強(2005.12-2013.1)
- 鄧超祥(2013.1-至今)
成績和榮譽
華英學校注重學生科學人文素質的培養,特長與個性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2002年首屆學生畢業。
- 2002年,共有333名學生參加中考,達到佛山一中正取分數線有108人,占學校參加中考總人數的32.4%。
- 2003年,共有406名學生參加中考,達到佛山一中正取分數線有180人,占學校參加中考總人數的44.3%。
- 2004年,共有542名學生參加中考,達到佛山一中正取分數線有177人,占學校參加中考總人數的32.7%。
- 2005年,共有553名學生參加中考,達到佛山一中正取分數線有249人,占學校參加中考總人數的45.0%。
- 2006年,共有679名學生參加中考,達到佛山一中正取分數線有323人,占學校參加中考總人數的47.6%。[2]
- 2007年,共有633名學生參加中考,達到佛山一中正取分數線有323人,占學校參加中考總人數的51.0%。[3]
- 2008年,共有945名學生參加中考,達到佛山一中正取分數線有394人,占學校參加中考總人數的41.7%;共有2人獲得佛山市中考總分狀元,6人位列佛山市前10名。[4]
- 2009年,共有967名學生參加中考,達到佛山一中正取分數線有266人,占學校參加中考總人數的27.6%;有1人獲得佛山市中考總分狀元,6人位列佛山市前10名。[5][6]
- 2010年,共有986名學生參加中考,達到佛山一中正取分數線有284人,占學校參加中考總人數的28.9%;共有2人獲得佛山市中考總分狀元,20人獲得佛山市中考單科狀元,8人位列佛山市前10名。[7]
- 2011年,共有1068名學生參加中考,達到佛山一中正取分數線有455人,占學校參加中考總人數的42.7%;共有1人獲得佛山市中考總分狀元,20人獲得佛山市中考單科狀元,6人位列佛山市前10名。[8]
- 2012年,共有1050名學生參加中考,達到佛山一中正取分數線有362人,占學校參加中考總人數的34.5%;共有16人獲得佛山市中考單科狀元,2人位列佛山市前10名。[9]
- 2013年,參加中考學生人數不詳,達到佛山一中正取分數線有392人,占學校參加中考總人數不詳;囊括禪城區總分前12名。[10]
- 2014年,參加中考學生人數不詳,達到廣東省實驗中學正取分數線人數有67人 ;達到佛山一中、石門中學、順德一中正取分數線有497人 ;達到提前批八所佛山名校錄取分數線人數有832人;2人位列佛山市前10名,8人位列禪城區前10名。[11]
- 2015年,參加中考學生人數不詳,達到佛山一中、石門中學、順德一中正取分數線有620人,達到提前批九所佛山名校錄取分數線人數有832人,囊括禪城區總分前12名。。[12]
[*]據所公開數據計算而得,下同。
Remove ads
華英教師在教研科研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果,九年來,共獲得國家級獎勵189人次,省級獎勵61人次,市級獎勵196人次。目前,學校有教職工209人,中學高級教師63人,有碩士學位的教師25人,外籍教師5人。[2]
迄今為止學校教師所獲重要榮譽稱號如下:[2]
-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 全國優秀教師
- 全國師德標兵(以上各一人次)
- 廣東省勞動模範
- 南粵優秀教師
- 佛山市名教師
- 佛山市優秀教師
- 佛山市優秀班主任
- 佛山德育先進工作者(以上共42人次)
迄今為止學校所獲重要榮譽稱號如下:[13]
- 國家級網絡課程研究實驗學校
- 全國地理科普教育基地
- 廣東省一級學校
- 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 廣東省德育示範學校
- 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 廣東省綠色學校
- 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
- 廣東省中小學校長培訓實踐基地
- 廣東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實踐基地
- 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學校
- 佛山市先進集體
- 佛山市首批教科研示範學校
校園
華英學校以「以綠育人」為辦學理念,以「科學與人文並舉,規範與個性共存」為辦學目標,以「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為辦學方向,以「輕負高質」為教學特色。[2]
標誌以「華英」首位字母H、Y和打開的書本、翱翔的大鵬以及「人」字形等元素經過藝術造型整合而來。標誌中的色彩,紅色體現華英師生積極進取的精神;桔紅色體現華英師生的熱情品格;綠色體現出華英師生富有生機與活力,並寓意學校「以綠育人」的辦學理念。校方稱「整個標誌造型優美,有靜有動,富有韻律,呈升騰之勢,寓意着華英人動靜相宜,積極向上,勇於探索,開拓進取的華英精神。」
華英學校校服分為秋、冬裝,均以藍為底色,而冬裝校服的藍色要更深。校徽縫於左胸下部,胸部以上為白色,與下方藍色交界處設有年級線,共有白、綠、黃三種顏色。
- 黃色:2010級(已畢業)、2013級
- 綠色:2011級(已畢業)、2014級
- 白色:2012級(已畢業)、2015級
爭議
2015年初,華英學校高層在違背原先合同約定的情況下,作出了拆分當時的雙語班(2013級5班、2014級18班)的決定,使得上述兩個班的學生隨機分散到所在年級的各個班接受國內課程,而國際課程則集中在自習課和周末上課。該決定沒有得到大部分家長和學生的支持,部分家長聯名抵制,但學校高層執意執行,稱「這是正常的課程調整,是雙語課程探索課程中的優化,並非取消或拆班,並且得到了大部分家長的同意」,導致雙語班學生及家長的嚴重不滿。有家長認為這是學校為了降低教育成本而作出的決定,變相取消了雙語班,把雙語班變成了補習班;學生更是認為這會導致他們「不屬於任何一個集體」。[15]
華英學校並未在其網站及公眾媒體上主動公布此決定[1],隨後此事件不了了之,雙語班在2015年3月開學時被正式拆分,學生隨機分散到所在年級的各個班接受國內課程。
該事件亦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佛山電視台的熱門節目《小強熱線》專門報道了此次事件,並給予了「違背合同約定,沒有徵得學生和家長集體同意,霸王硬上弓」的評價。[15]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