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佛足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佛足石
Remove ads

佛足石,是指釋迦牟尼佛留下的足跡,或佛教信徒仿製的足跡石刻;在早期無佛像時,作為佛陀象徵英語Buddhist symbolism受人們禮拜。

概述

釋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有以下特徵:足下安平立相(足底平坦柔軟)、足下二輪相(足底有二個千輻金輪)、手足長指相(手指、腳趾長於常人)、手足指縵網相(手指、腳趾間又如鴨蹼一樣的網縵)[1]。傳說佛陀在世時留下的足跡仍存於世,不過聲稱是佛足真跡的佛足石大多最後被證明是仿製品。[2]根據日本學者丹羽基二的追查,亞洲發現了3000多個佛足石,斯里蘭卡存1000餘個,日本存300餘個。[3]斯里蘭卡聖足山上的足跡被佛教徒認為是釋迦牟尼佛留下的真跡,不過其他宗教也主張是他們的神的遺蹟。[4]

初期佛教部派佛教時期不主張爲佛陀塑像,故當時的佛教習慣以佛足石作為禮拜的對象。

Remove ads

足下二輪相

佛陀足下有二輪相,輪有千輻,一切吉祥寶物具足。這些寶物是一種表徵相,在不同的佛經或不同宗派傳承中,有不同的列舉,總的來說就是古印度社會一切寶物的集合,體現了佛陀的功德。根據佛經,它們可能是[5][6]

更多信息 巴利文, 梵文 ...

有時還將佛門八寶也列入其中,在佛足石造像中可以見到,如法螺、傘、幢幡等。

Remove ads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