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佩奇排字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佩奇排字機
Remove ads

佩奇排字機[1](英語:Paige Compositor)是由詹姆斯·W·佩奇(James W. Paige,1842年—1917年)在1872年至1888年間開發的一項發明。它通過模仿人類的手部動作,代替傳統印刷中手動揀選鉛字的排字工人。[2][3]1890年代初,一群發明家與芝加哥的Towner K. Webster英語Towner K. Webster簽訂合約,計劃生產3000台排字機。[4] 然而,由於其結構複雜,需要不斷透過試錯進行調整,這台機器的精度遠不如預期,最終未實現盈利。[5][6]最終,採用熱金屬排版工藝的Linotype排字機成為了市場主流排字設備。[7]

Thumb
佩奇排字機

作家馬克·吐溫曾對這項最終失敗的發明投入巨資:高達30萬美元(按2024年物價計算相當於7,874,167美元)。身為前印刷工的吐溫不僅投入了大部分的稿費,還投入了其妻子奧莉維亞·蘭登·克萊門斯英語Olivia Langdon Clemens繼承的一大筆遺產。[6]弗雷德·卡普蘭(Fred Kaplan)認為,他對佩奇排字機及其他發明的過度投資導致了他的家庭陷入財務困境,此次財務危機也是影響其創作風格由樂觀轉向悲觀的原因[8]

韋伯斯特製造公司(Webster Manufacturing[來源請求]最終只完成了兩台機器。紐約電訊晚報英語New York Evening Telegram評價道:「從機械的角度來看,它非常巧妙和完美;但從商業角度來看,它毫無價值,且是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機器。」[9]這兩臺機器[10]的去向有明確記載:一台機器曾被贈予康奈爾大學,後被送返,並最終於1957年捐贈給馬克·吐溫故居博物館英語Mark Twain House保存至今,[5]另一台(用於1894年測試的型號)則被安置在哥倫比亞大學。Richard Huss認為,後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當作廢金屬回收處理了。[10]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