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汝拉省
法國省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汝拉省[1](法語:Jura,法語發音:[ʒyʁa] ⓘ)是法國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區所轄的省份,東鄰瑞士。該省編號為39。因地處汝拉山脈而得名。
![]() |
Remove ads
地理
汝拉省是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地區的一部分。它與杜省、上索恩省、科多爾省、索恩-盧瓦爾省和安省以及沃州(瑞士)接壤。

廣闊的平原(布雷斯汝拉,海拔接近200-300米)沿着勃艮第邊界延伸至阿爾布瓦、薩蘭萊班、波利尼和隆斯勒索涅等城鎮;它是法國最大的森林之一,被稱為「肖森林」,還有一條主要河流「杜河」及其支流「盧河」。兩個偏遠地區很有趣:阿爾布瓦附近萊普朗什和博姆萊梅雪。這是一個池塘豐富的地區。
第一個高原(隆斯勒索涅高原)和第二個高原(尚帕尼奧勒高原)由厄特山丘隔開,可達到400至700米的平均海拔,主要是農村地區,但尚帕尼奧勒小鎮除外。這是一個自然王國,有草地、森林、湖泊(沙蘭湖-納爾萊湖-伊萊湖-馬克呂湖-韋爾努瓦湖……)和溪流(埃利松瀑布、安河……)
上汝拉地區達到最高海拔1500米,平均海拔1000/1100米;這裡的景觀是山地,有許多松柏目、萊魯斯及其湖泊、莫雷鎮(法國眼鏡廠所在地,擁有國家學校)和聖克洛德(玩具、煙斗和鑽石行業的重要部門)。該部門的最高點是位於馬薩克爾森林中的克雷佩拉,其頂部位於拉穆拉和拉茹之間的邊界。
Remove ads
歷史
從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750年,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在今天的汝拉省。大約在公元前,特別是沙蘭湖和克萊爾沃萊拉克的干欄式建築文明。[2]在古代,從公元前5世紀開始,該領土被高盧-塞夸尼人占領。尤里烏斯·凱撒征服後,高盧-羅馬文化在汝拉省發展,主要位於安河西北部,一方面在隆斯勒索涅和薩蘭萊班(如格羅松和圖爾蒙)之間,另一方面在多勒的農業平原。第一高原似乎並不繁忙:之後是尚帕尼奧勒區域(聖日耳曼-蒙塔涅和蒙里維爾)和奧熱萊-沙維里亞區,從1世紀到3世紀,在維拉爾德里亞(靠近穆瓦朗-桑蒙塔涅)附近有一個重要的塞夸尼朝聖中心。
連續的日耳曼入侵削弱了高盧羅馬定居點,並造成了長期的不穩定,阿勒曼尼人、勃艮第人和法蘭克人試圖建立自己的國家。正是在這一時期,在4世紀和5世紀,基督教與聖羅曼和聖盧皮辛(5世紀上半葉)以及後來的聖瓦揚(死於512年至514年和聖高隆邦一起進入汝拉省,他們參與了該地區修道院的興起。聖克洛德修道院(由聖瓦揚創建的孔達修道院,因與聖克洛德有關的朝聖而活躍)、博姆萊梅雪修道院(克呂尼修道院的起源)和7世紀的沙隆堡修道院誕生。
在經歷了一個新的動盪時期(維京人和撒拉森人的戰爭遠征)後,魯道夫一世於9世紀末(888年)當選為「汝拉勃艮第」國王。它將附屬於德意志帝國:這是上勃艮第的誕生,在十世紀末,995年,奧托·威廉將其建立為一個世襲伯國:今天的汝拉省是該領土的南部,後來成為弗朗什-孔泰(Franche Comté)(1366年首次提到)。
中世紀見證了從11世紀開始,汝拉省領主的封地由勃艮第公國的小分支沙隆家族(Chalon)統治,沙隆的約翰一世(1190-1267年)被暱稱為「古人」或「智者」,薩蘭領主(Sire de Salins)將其放在了最前沿。然後建造了許多堅固的城堡,如米爾貝勒城堡或諾茲魯瓦城堡,再往南,還有普雷西伊城堡和奧利費爾訥城堡。這些城堡大部分在16-17世紀的戰爭中被摧毀。與此同時,在11-13世紀,西多會、克呂尼派或特勒修會建立了許多宗教基礎。這些規模各異的修道院機構有助於加強汝拉地區,如位於多勒北部奧尼翁河谷的阿塞聖母修道院、尚帕尼奧勒附近的巴萊爾訥修道院以及邦利厄的特勒修道院,毗鄰博姆萊梅雪、沙隆堡或聖克洛德的古老而強大的修道院。後者將在18世紀進行改造,保留其財產和永久管業。大革命將關閉這些修道院,這些修道院通常很少被占用,只是修道院院長的收入來源:它們將作為「國家財產」出售,並在很大程度上被拆除。[3]
幾個世紀以來,汝拉省一直遵循着弗朗什-孔泰(Franche Comté)的命運,從1318年到1493年,該省的首府是多勒(Dole),議會(1422年)和大學(1423年)在這裡成立。1477年,該省再次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土地,導致法國國王路易十一的軍隊於1479年入侵。1493年的《桑利斯條約》恢復了和平,該省在哈布斯堡王朝(奧地利和西班牙王朝)和尼古拉·佩勒諾·德·格朗韋勒(Nicolas Perrenot de Granvelle)及其兒子紅衣主教格朗韋勒的統治下繁榮了一個世紀。
一個世紀後,1595年,亨利四世向西班牙宣戰,入侵弗朗什-孔泰,然後撤退,但與法蘭西王國的緊張關係仍然存在,並在路易十三和黎塞留時期導致了十年戰爭,這場戰爭在1634年至1644年間摧毀了該地區。1674年,路易十四再次開始征服該省,1678年《尼美根條約》簽署後,該省最終併入法國。
18世紀,天主教會重組了其行政管理,並於1742年創建了聖克洛德小教區,該教區在1822年革命後重新定義,以與1790年創建的汝拉省相吻合。正是在這個革命時期,克洛德·約瑟夫·魯日·德·李爾創作並創作了《馬賽曲》,後來的法國國歌。
汝拉省的歷史從此融入法國歷史,例如1815年和1871年的外國占領。1940年,該省再次被納粹占領,並被德國強加的分界線分割。解放直到1944年9月才發生,盟軍在普羅旺斯登陸,並得到了重要抵抗運動的支持。
科學領域的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或1879年至1887年新生的第三共和國總統儒勒·格雷維(Jules Grévy)等汝拉省人物在19世紀引起了關注,如收養的汝拉人埃德加·富爾(Edgar Faure),第四共和國和第五共和國的政治家。
2016年1月1日,汝拉省所在的弗朗什-孔泰大區,與勃艮第大區合併形成了一個新的大區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區。
交通
汝拉省由區域巴士網絡Mobigo提供服務,提供學校和城際連接。最大的軸線位於省會隆斯勒索涅和聖克洛德、多勒和莫雷之間。 多勒城站和穆沙爾站位於TGV Lyria巴黎-洛桑線的十字路口,距離巴黎僅兩個多小時。
還有三條鐵路線:
- 雷維爾蒙線(穆沙爾—布雷斯地區布爾格鐵路),連接貝爾福-貝桑松-隆斯勒索涅-布雷斯地區布爾格-里昂;
- 伊隆戴爾線(昂德洛昂蒙塔涅—拉克呂斯鐵路和第戎—瓦洛爾布鐵路),連接布雷斯地區布爾格、瓦約納克斯和聖克洛德,以及聖克洛德、莫雷、尚帕尼奧勒、昂德洛或穆沙爾或多勒或貝桑松;
- 第戎—瓦洛爾布鐵路,以及多勒—貝爾福鐵路,在多勒城站連接第戎、多勒、貝桑松和貝爾福。
經濟
手工藝品是該省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4,700家公司,16,000名工人組成了汝拉手工藝品。作為該省的第一大產業,手工藝產業每年僱傭1,000多名學徒。Jura CFA在建築、麵包、糕點、屠宰、熟食、美發、汽車機械、銷售等領域培訓752名學徒。
旅遊業在該省的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該省通過管理機構管理沙蘭湖和武格朗湖地區,圍繞這兩個大型水體(天然湖泊沙蘭湖和人工水庫武格朗湖)的游泳、帆船或釣魚等水上活動組織。該省有三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薩蘭萊班鹽場和克萊爾沃和沙蘭的兩處宮殿遺址。
生態旅遊也在發展,就像鄉村小屋一樣,在幾乎所有的城市,徒步小徑和體育活動(山地自行車、洞穴探險、騎馬等)成倍增加。
冬季旅遊在800米以上的越野滑雪(例如上豐西訥)或萊魯斯度假村的高山滑雪道上也很重要。
2010年,該省每個消費單位的家庭稅收收入中位數為18,207歐元,掩蓋了從蒙塔尼亞勒勒孔迪(13,254)到普雷馬農(28,817)的巨大差異。
-
博姆修道院
-
沙隆堡城堡
-
武格朗湖
汝拉省擁有法國面積最小的葡萄園之一,占地1,850公頃,因其葡萄酒生產的典型個性而成為最具原創性的葡萄園之一。它以其白葡萄酒而聞名,包括其葡萄品種薩瓦涅(Savagin),它特別生產黃葡萄酒。也有獨特的葡萄酒,如甜葡萄酒,如麥文酒(Macvin)或麥稈酒(Vin de paille)。
黃葡萄酒突破已成為該該省最大的活動。麥稈酒壓榨自2008年開始。葡萄酒和風土文化與一個受歡迎的節日交織在一起。
人口

2022年,該省有258,405名居民,與2016年相比減少了0.81%(法國不包括馬約特:+2.11%)。
汝拉省只有5個市鎮人口超過5000人(包括聖克洛德、尚帕尼奧勒和上比耶訥),其中超過10000人只有兩個市鎮,分別是多勒(23,784人)和隆斯勒索涅(16,942人)。
文化
- 汝拉管風琴節:這個音樂節每年8月舉行,將聲樂和器樂音樂會與管風琴結合起來。音樂會在汝拉美麗的教堂舉行,風琴被歸類為MH。該節目為遊客和當地公眾提供了(重新)發現著名藝術家的機會。
- 口碑節:在小山地區(阿蘭托附近)組織,這個節日每年7月下旬舉行,每晚更換地點。這是一個美食節:晚上探索當地和汝拉美食,在每場音樂會或演出之前,由當地製作人提供鄉村自助餐。耳朵是音樂會,包括各種風格的歌曲、搖滾、古典音樂、手風琴和傳統音樂。口碑是講故事者、表演和動畫,結合了音樂、美食和歡樂。
- Idéklic節:國際兒童和青年節每年7月第二周舉行,為期4天,提供表演和文化、藝術或體育講習班的雙重節目。它面向從出生到青春期的兒童,但也允許成年人在整個節日期間發現向所有人開放的表演和音樂會。
- 汝拉巴洛克音樂節:6月,汝拉省通過建築遺產地成為古典和巴洛克音樂的場所。
- 波利尼的Polizic音樂節在9月的第四個星期六向公眾開放。
- 庫桑斯的漫畫節,提供簽名,漫畫銷售……
- 庫桑斯的爵士音樂節在每年10月舉辦四個晚上的音樂會。
- 弗龍特奈爵士音樂節在奇數年8月的第三個周末在弗龍特奈城堡舉辦爵士音樂會。偶數年還在鄰近村莊舉辦音樂會。
Remove ads
政治
汝拉省議會一共有34個席位,其中主流右翼占據了其中28席,復興黨4席,社會黨2席。
著名人士
- 克洛德·約瑟夫·魯日·德·李爾,《馬賽曲》作者。
- 皮埃爾·瑪麗·阿塔納斯·巴貝(1743-1815),國民大會和五百人院代表汝拉省的代表。
- 儒勒·格雷維,法國政治家,第三共和國總統。
- 斯蒂芬·畢盛(1857-1933),法國政治家、記者、外交官和第三共和國外交部長。1906年至1924年,他是汝拉省的參議員,也是汝拉省省議會主席。
- 埃德加·富爾,法國政治家,特別是汝拉省眾議員,多次擔任部長,兩次擔任議會主席,第四共和國國民議會主席。
- 雅克·迪阿梅爾,政治家,特別是汝拉省眾議員和兩次部長。
- 雅克·波利,遺傳學家,INRA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牲畜法創始人
- 多米尼克·瓦內,女性政治家。
- 路易·巴斯德,科學家,狂犬病疫苗的創造者。
- 格扎維埃·比沙,醫生、生物學家和生理學家。
- 雅松·拉米-沙皮伊,北歐兩項運動員。
- 帕特里斯·巴伊-薩蘭,冬季兩項運動員。
- 康坦·菲永·馬耶,冬季兩項運動員。
- 勒內·雷蒙,歷史學家。
- 讓-弗朗索瓦·斯泰弗南,演員,電影製片人。
- 馬塞爾·埃梅,兒童作家和劇作家。
- 路易·威登,皮件設計師,路易威登品牌的創始人。
- 阿爾塞納·勒蒙(1862-1935),體重最高達到315公斤,被譽為「汝拉的巨人」,「世界上最大的人」。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