侘寂(日語:侘び・寂び,平假名:わび・さび)是日本文化中的美學概念(參看日本美學),被認為是一種以接受短暫與不完美為核心的世界觀。[2] 這種美學概念有時被描述為一種欣賞本質上「不完美、無常和不完整」的美。[3] 該概念被認為源自佛教的「三法印」等概念。[4] 它普遍存在於日本藝術各種表現形式中。[5][6]
此條目可參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2年5月25日) |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文學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4年5月6日) |
在日本文化中,它可以是指一種美學特徵,也可以是指一種美學理想。[7] 它一般與陰性、素樸、安靜等特質產生連結。[8] 「侘」與「寂」原先分指不同概念,但在現代經常被連帶稱作「侘寂」。[9] 在日本佛教中,「寂」與死亡和涅槃等概念發生連結,並與貧困、簡化、孤絕等概念有密切關係。[9]
其特徵被認為包含不對稱性、粗糙或不規則、素樸、親密和展現自然的完整性等。
意涵
侘寂美學是日本傳統美學中最顯著的特點。它在日本的審美價值中的地位,大致相當於希臘對於美和完善的理想在西方的地位。[10]如果一個物體可以在我們內心帶來寧靜的憂鬱和精神嚮往的感覺,那麼它可以說是「侘寂」。[11]侘寂接受生活是複雜的,但崇尚簡單。它承認三個簡單的事實:沒有什麼能長存,沒有什麼是完成的,沒有什麼是完美的。接受這三樣事實,就能接受滿足是一種成熟的快樂。[12]
文化研究者戶倉恆信,他主張將「侘」視為「問如何(How)的對象,而非問什麼(What)」的概念。於是在美學範疇裡,將不完全與完全的顛覆過程之中,認識主體逐漸產生「侘」的美意識,而「侘」未必存在於外在世界。例如,能夠體現「侘」空間,如「茶禪一味」一詞,以茶人所建作的「小間茶室」作為代表。在不到兩坪的極小空間裡,茶人佈下顛覆舊與新、劣與優等相對概念的契機。[13]鈴木大拙解釋「侘」的意義是「簡樸」、「非時尚」,不依賴世間諸法(如財富、權力、名譽),但內心體驗到最高的價值。[14]千利休孫千宗旦說知「侘」者離貪、暴力、憤怒、怠惰、不安和愚痴,與佛教的戒波羅蜜相應。[15]
日本藝術中的體現
日本藝術受禪宗觀念影響。因此在日本藝術作品中,接受事物的缺憾和無常便是一大主題和內涵,可以用「侘寂」概括。例如:
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讚》被視為日本當代文學對於「侘寂」的詮釋。
-
萩焼茶碗
-
龍安寺枯山水
-
華道的插花用具
-
日本盆栽
影響
「侘寂」經由各國學者推介,已經成為談論日本美學時經常被提及的概念,在全球藝術、科技、媒體和醫療等領域都有影響。
心理健康領域以「侘寂」概念抵消「事事追求完美」的思維[17]。
設計師倫納德·科倫於1994年所著之《侘寂:致藝術家,設計師,詩人和哲學家》(Wabi-Sabi for Artists, Designers, Poets & Philosophers)以英語嘗試解釋侘寂之概念,將之與西方美學觀念並立對比。佩內洛普·格林撰文指出,科倫的著作成為了「鋪張浪費的文化在懺悔時的談資,各路設計師的試金石」[18]。
日本的陶器風格亦影響現代西方製陶工藝,英國陶藝家伯納德·利奇吸納許多日本陶藝審美觀念,可從其著作《製陶師之書》(A Potter's Book)中窺見一斑。美國設計師約翰·康奈爾亦受侘寂概念影響[19]。反觀念主義電影導演傑西·理查茲的作品帶有日本風格的侘寂和物哀理念色彩。
敏捷軟件和Wiki語言中,開發者以「侘寂」解釋其編程是持續不完善的[20]。
2009年3月16日,BBC第4台播出節目《探尋侘寂》("In Search of Wabi Sabi"),攝製組在日本各地旅行,試圖以「侘寂」概念了解日本人的審美情趣。主持人馬塞爾·塞魯(Marcel Theroux)在節目開頭驗證金太郎所著《侘寂生活》(Living Wabi-Sabi)一書中的假設,詢問日本街頭的民眾「如何解釋侘寂」;正如金太郎所預測的那樣,「他們很可能會給你一個禮貌的聳肩,並解釋說,侘寂根本無法解釋[21]」。
參見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