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俄羅斯黑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俄羅斯黑㹴
Remove ads

俄羅斯黑㹴(俄語:Русский чёрный терьер),又稱Чёрный терьерchornyi 在俄語中意為「黑色」),是一種起源於蘇聯犬種。該犬最初於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由國營的「紅星犬舍」(Krasnaya Zvezda)培育,用於軍事和工作犬。1983年9月,該犬種獲國際犬業聯盟(FCI)承認,2004年7月獲美國養犬俱樂部(AKC)承認,亦被加拿大、英國、澳洲、紐西蘭等犬業組織承認。現代俄羅斯黑㹴是一種工作犬、護衛犬、運動犬與伴侶犬。

事实速览 別名, 原產國 ...

雖然名為「㹴犬」,但俄羅斯黑㹴並非真正的㹴犬;一般認為其培育過程中使用了約17種犬,包括艾爾谷㹴巨型雪納瑞犬羅威納犬紐芬蘭犬高加索牧羊犬南俄牧羊犬等品種。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俄羅斯黑㹴傳統上被用於各種工作,例如拉車犬

俄羅斯黑㹴於蘇聯紅星犬舍培育,作為軍事與工作用途。[1] 其基礎犬種多數來自二戰後紅軍活躍地區,特別是東德。參與培育的犬種包括巨型雪納瑞犬艾爾谷㹴羅威納犬紐芬蘭犬高加索牧羊犬南俄牧羊犬等。最初的育種重點在於工作能力而非外貌,早期的俄羅斯黑㹴僅在體型與毛髮類型上與現代犬相似。1957年前,該犬種僅由莫斯科的紅星犬舍繁殖;之後部分幼犬被出售給民間飼養者,開始針對外觀改良,同時保留工作能力。該犬種逐漸傳入蘇聯其他地區,如聖彼得堡、西伯利亞、烏克蘭,之後傳至歐洲(芬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德國)並最終傳入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來源請求]

1955年,首批俄羅斯黑㹴於莫斯科展覽亮相;1958年發佈首個品種標準,[2] 1984年被FCI承認。1996年,俄羅斯犬業聯合會(RKF)制定了第二版標準,更符合現代俄羅斯黑㹴的特徵。同年該犬種首次引入英國,1998年加入英國養犬俱樂部的進口犬名錄。

Remove ads

描述

毛髮

俄羅斯黑㹴為雙層被毛,外層為粗硬的被毛,內層為柔軟底毛。毛質應粗硬濃密,避免柔軟或捲曲。毛長應修剪至5—15 cm(2.0—5.9英寸),[3] 臉部形成鬍鬚與眉毛,頸肩處有鬃毛,雄犬更為明顯。此犬屬低掉毛犬種,毛色為黑色,或帶少量灰毛。

體型

Thumb
截尾的俄羅斯黑㹴

依據FCI標準,[3] 公犬肩高72–76公分,不超過78公分;母犬68–72公分,不超過74公分。公犬體重50—60公斤(110—130磅),母犬45—50公斤(99—110磅)。若犬隻比例勻稱,體型更大亦可接受。[4]

依據AKC標準,[5] 公犬理想肩高27–29英寸,母犬26–28英寸;低於或高於範圍者屬嚴重缺陷。理想比例為身長略大於身高,約9.5:10。

照護

俄羅斯黑㹴具有強烈工作本能,需有任務才會快樂。牠們服從性高,適合早期訓練,可在服從性比賽敏捷犬運動防衛犬訓練表現優異。此犬掉毛少,但需每週多次梳理;展覽犬至少每三週修整一次。此犬與飼主黏著度高,不適合寄宿。幼犬因快速生長,每週體重約增1公斤,大部分時間在睡眠;若未妥善訓練,成年後可能過度活躍。成年後精力下降,喜歡靜靜陪伴主人。

健康

2024年英國研究顯示,俄羅斯黑㹴平均壽命為10.9年,低於純種犬平均(12.7年)及混種犬平均(12年)。[6]

主要健康問題:[7]

次要問題(需更多來源):包括肥大性骨發育不良泛骨炎、心臟病(主動脈狹窄、二尖瓣發育不良、心肌病)、眼疾(外翻、內翻、結膜炎)、過敏等。另有皮膚熱斑、真菌感染等問題。[來源請求]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