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保羅·德魯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保罗·德鲁德
Remove ads

保羅·卡爾·路德維希·德魯德(德語:Paul Karl Ludwig Drude,1863年7月12日—1906年7月5日),德國物理學家,專攻光學。他寫了光學與馬克士威電磁理論基本教材。

事实速览 保羅·德魯德(Paul Drude), 出生 ...

生平

保羅·德魯德出生於布倫瑞克,父親是一位醫生,德魯德一開始在哥廷根大學主修數學,但後來卻主修物理。他的論文涵蓋了光的反射和衍射晶體中完成於1887年,根據福格特。

1894年,德魯德在萊比錫大學成為extraordinarius教授,在同一年,他和Emilie Regelsberger在哥廷根當律師的女兒結婚。他們生了四個孩子。 1900年,他成為在那個時候科學期刊《物理學年鑑》的編輯,那是在當時風靡的物理雜誌。1901-1905,他是吉森大學物理學的講座教授。 1905年他成為德國柏林大學物理研究所主任。 1906年,在他的職業生涯的高峰,他成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的成員。在他就職典禮演講後的幾天,不明的原因,他自殺了。德魯德留下他的妻子和四個孩子。

德魯德畢業時,海因里希·赫茲開始出版在他實驗室研究的詹姆斯·克拉克·馬克士威的電磁理論。因此德魯德開始他的職業生涯,當時馬克士威的理論被引入到德國。 [1]他的第一個實驗是測定各種固體的光學常數,測量精度達到空前的水平。然後,他推導出光學和電學常數和物質之間物理結構的關係。 1894年他引出 「C」為光速在一個完好真空中的符號。

此後他皆在萊比錫任職,德魯德接受應邀寫了一本光學的教科書。該書名為《光學教程》("Lehrbuch der Optik"),[2]發表於1900年,匯集了以前不同的科目,電力和光學,這是引用德魯德為「劃時代進展的自然科學」。[3]

1900年,他開發了一個強大的模型來解釋熱學,電學,光學性質的問題。德魯德模型將進一步在1933年由阿諾德·索末菲漢斯·貝特改進。

Remove ads

腳註

延伸閱讀

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