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俞粟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俞粟廬(1847年—1930年4月),名宗海,別號韜盦,清松江府婁縣(今松江縣)人,崑曲家。又通金石學,工書法,重「北碑」,精於書畫鑑定,嘗受聘爲上海收藏家李平書,校其「平泉書屋」所藏。

生平

家居郡城西大倉橋堍施家弄。十多歲時在松江提標營習弓馬武藝。光緒七年(1881年),署金山衛守備。後調太湖水師營務處幫辦營務,負責起草文書。光緒廿年(1894年)辭職,蘇州望族張履謙請他教授子弟,同時也考證金石和古籍。[1]

早年學於盛澤沈景修,26歲時師從婁縣人韓華卿(葉堂的再傳弟子)習得200餘出崑曲,發展出「俞派唱法」。吳梅在《俞宗海家傳》中說

民國十年(1921年),在百代公司灌錄六張唱片(13隻曲子),次年為崑劇傳習所題匾[2]。著有《度曲芻言》。妻王氏,繼顧氏、金氏,有一子四女,其中包括後來的崑曲名家俞振飛。1953年俞振飛輯成《粟廬曲譜》行世。[1]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