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婕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婕妤是中國及越南妃嬪稱號, 拼音為「jié yú」。亦寫作「倢伃[a]」。其名之意,據《漢書·外戚傳》顏師古注,「倢,言接幸於上也。伃,美稱也。」
歷史沿革
漢武帝時,設立婕妤、娙娥、傛華、充儀等位號,婕妤僅次於皇后,為妃嬪之首[1][2]。
漢昭帝時,上官氏入宮為婕妤,後被立為皇后。其後的許平君和王政君,皆先被立為婕妤再冊立為皇后[1]。漢元帝時因在皇后之下增設昭儀一位,使婕妤之號退居第二。
曹魏時退居十二等中的第九。晉時尚在九嬪之內。南朝宋以下,降至九嬪以下。唐代時婕妤為正三品,於後庭裡僅次於皇帝正妻皇后,正一品四夫人以及九嬪。
明朝前期,妃位之下,無嬪的位號,而間雜以婕妤、昭儀、貴人、美人諸位號[3]。《天潢玉牒》記述為朱元璋生育皇子的后妃時,有稱「皇貴嬪」者[4]。「皇貴嬪」是對婕妤、昭儀的統稱,還是具體的貴嬪位號,不得而知。
清朝後宮未設置婕妤。
越南阮朝時,婕妤為妃嬪的第五及第六階 。
備註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