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元獻皇太后
唐玄宗的貴嬪、唐肅宗生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元獻皇太后[1]、元獻太后[2](7世紀—8世紀710年代至729年之前[3]:274),楊姓,名不詳,出於弘農楊氏,為中國唐朝唐玄宗的嬪御、唐肅宗生母。
家世
楊氏的高祖父楊達,曾於隋朝任官。唐朝天授年間,以武則天母家親族的身分,追封楊士達為鄭王,又贈太尉。楊氏父楊知慶,為左千牛將軍,贈太尉、鄭國公。
楊氏至少有兩姐,一為江王李元祥子澧州刺史廣平郡公李炅夫人楊無量壽,一為中宗太子李重俊正妃楊氏。
生平
唐朝景雲元年(710年)八月,楊氏入當時的皇太子李隆基的東宮,封為良媛。當時太平公主掌權,對皇太子李隆基很是猜忌,而東宮中又有許多太平公主的眼線,使的東宮中人心惶惶。後來楊良媛懷孕,太子李隆基畏懼太平公主的威勢,於是密謀張說要將此胎墮去。之後李隆基在親自煎藥時,夢見神人覆鼎,李隆基醒後告知張說,張說讚為吉夢,坦言:「天命也」,於是楊良媛得以平安產子,也就是之後的肅宗李亨。當時的太子妃王氏無子,楊良媛於是將李亨交由太子妃撫養[2][4],另說交給姐姐節愍太子妃楊氏[3]:274。
李隆基即位以後,楊良媛的受封情況有三類記載[3]:273:一是,《舊唐書》、《資治通鑑》稱「故妃楊氏」、「故妃弘農楊氏」、「上母楊妃」;二是,《新唐書》稱,楊良媛封為貴嬪[4];三是,其姐節愍太子妃墓誌稱「開元正位,良媛為嬪而卒[……]貴嬪長姨,寵王從母」。有研究者指,《新唐書》所記的貴嬪封號,是將「良媛為嬪而卒」、「貴嬪長姨」,誤為真實封號的結果。此「貴嬪」實指「尊貴之嬪」。研究者認為,她是九嬪之一,但具體封號已不可考。或在逝世後追封為妃,所以稱「故妃弘農楊氏」[3]:274—276。
開元年間,兒子李亨被封為忠王。之後,楊氏又有生下一女——寧親公主。日後,因當年張說因為解夢的功勞,特將寧親公主將嫁給張說之子張垍[2][4]。
《新唐書》沒有記載楊氏逝世的時間及安葬地[4]。《舊唐書》稱,開元十七年(729年),楊氏逝世,葬於新豐細柳原。墓誌云:「石獸澀兮綠苔黏,宿草殘兮白露霑。園寢閉兮脂粉膩,不知何年開鏡奩[2]。」有研究者指出,這段墓誌實是開元十七年二月逝世、她的姐姐節愍太子妃楊氏的墓誌[3]:270。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忠王李亨被立為皇太子。天寶十四年(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太子李亨向北逃至靈武、玄宗則向南至成都,同年七月,李亨於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改元至德。至德二年(757年)五月,仍在成都被遙尊為太上皇的玄宗,命肅宗已即天子位,應當尊封生母,「故妃弘農楊氏」被追諡為元獻皇太后[2][1]。
Remove ads
影視作品
- 電視劇
年份 | 劇名 | 演員 | 劇中姓名 | 劇中稱謂 | 註解 |
1991 | 一代天驕 | 陳碧鳳 | 楊貴嬪 | 楊貴嬪 | |
2018 | 宮心計2深宮計 | 周秀娜 | 鄭純熙 | 鄭昭儀 | 推測以武惠妃與楊貴嬪為原型 |
延伸閱讀
[編]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