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洛德·路易·埃克托爾·德·維拉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洛德·路易·埃克托尔·德·维拉尔
Remove ads

克洛德·路易·埃克托爾·德·維拉爾(法語:Claude Louis Hector de Villars;1653年5月8日—1734年6月17日),法蘭西王國18世紀初期的著名陸軍將領,曾被授勳法國大元帥,被廣泛視為史上最傑出的軍事指揮官之一。

事实速览 出生, 逝世 ...

維拉爾出身貧困的貴族家庭,在法荷戰爭中表現突出履獲表彰。戰爭結束後,他前往奧地利巴伐利亞擔任外交大使,並在大土耳其戰爭中指揮巴伐利亞部隊。大同盟戰爭期間,維拉爾指揮騎兵部隊參與多場戰役,在戰爭結束後被派往維也納簽署停戰條約。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初期,維拉爾兵鋒直指維也納,但因與盟國不合,他被路易十四調回國內鎮壓卡米撒派。1705年至1708年,維拉爾在整體戰略頹勢下擊退敵軍入侵,並屢次領兵入侵德意志南部。1709年,維拉爾出任法軍主力軍團司令,於後續諸戰役中表現卓越,使法軍重奪戰爭主導權。其後,他作為法方代表參與簽署拉什塔特和約,並任「攝政理事會」委員,輔佐年幼的路易十五。1733年,維拉爾獲授法國大元帥,於波蘭王位繼承戰爭期間病逝,時年81歲。

Remove ads

早年

克洛德·路易·埃克托爾·德·維拉爾於1653年5月8日出生在法蘭西王國波旁行省穆蘭貴族家庭中[1][2],父親皮埃爾·德·維拉爾侯爵是外交官,母親瑪麗·吉戈·德·貝勒豐(Marie Gigault de Bellefonds)則深入宮廷事務,他在兩個孩子中排行第二[3]。1670年,維拉爾結束學業,陪同叔叔聖熱蘭伯爵前往勃蘭登堡從事外交事務[4]。同年,他加入侍從隊,次年加入陸軍[2]。他在法荷戰爭初期擔任輕騎兵指揮官,在作戰中表現突出。之後,他被選入敕令部隊,在蒂雷納子爵麾下作戰,然後擔任信使前往馬德里[4]。1673年,維拉爾參與馬斯垂克圍城戰。1674年,他先在蒂雷納子爵麾下參與辛斯海姆戰役,然後在孔代親王麾下參與瑟內夫戰役,他在年底被任命為騎兵團團長[2][4]。1675年,維拉爾在聖奧梅爾作戰時,違背命令下令法軍左翼的騎兵發動進攻,打破奧蘭治親王威廉部隊的右翼[5]。之後,他轉調至克雷基元帥麾下,出色地執行多次突擊與伏擊戰[5]。維拉爾在戰爭中幾乎被所有法軍主要指揮官表彰,但因為戰爭大臣盧福瓦侯爵對他的個人仇恨,其軍階並未晉升[5]

維拉爾在接下來幾年都未有所成,於1686年決定志願前往匈牙利,幫助哈布斯堡王朝對抗奧斯曼帝國。路易十四起初不准其前往,但後來決定任命其為使節前往維也納[6]。之後,他成為巴拉利亞選帝侯馬克西米利安二世·埃曼努爾的好友,受後者之邀前往慕尼黑[7][2]。當馬克西米利安指揮部隊與奧斯曼軍作戰時,維拉爾負責指揮其騎兵部隊,並在1687年8月12日的豪爾卡尼之戰擊敗敵軍[7][2]。1689年,維拉爾被召回法國後,因在瓦庫爾之戰表現出色晉升為准將[2]。1690年,他被任命為盧森堡公爵部隊的騎兵司令,在弗勒呂斯戰役斯滕凱爾克戰役下溫登戰役中表現突出[2]。1696年,他前往義大利地區作戰。戰爭結束後,維拉爾被任命法國駐維也納大使,並在其父死後繼承侯爵爵位[7][2]

Remove ads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期間的弗里德林根戰役(1702年)和赫希施塔特戰役(1703年)和結束德南戰役(1712)三戰使他名垂不朽。弗里德林根戰役擊敗奧地利軍隊,為他晉升為法國元帥,並出任駐德法軍司令,接著在德國戰役(1705~1708)中仍獲得勝利,1705年被封為公爵。1707年5月22日,他突破萊茵河彼岸的施陶霍芬防線,直抵多瑙河,深入士瓦本。維拉爾公爵的光榮始於1709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期間在法國顯然最無助時,他指揮的主要軍隊在北部邊疆馬爾普拉凱抗擊薩伏依的歐根親王馬爾博羅公爵指揮的聯軍,在饑荒的冬季,他和士兵共吃可憐的口糧,戰役開始後老元帥布夫萊自願擔任他下屬,馬爾普拉凱戰役中維拉爾嚴重受傷,但使馬爾博羅公爵和歐根親王遭受極為慘重的傷,他告訴國王:「如果再給陛下的敵人一場這樣能讓上帝滿意的勝利,敵人將注定毀滅。」("If it please God to give your majesty's enemies another such victory, they are ruined.")。

馬爾普拉凱戰役英奧聯軍損失慘重,這一勝利挽救了法國,儘管戰爭拖了一年,在馬爾博羅公爵和他的英軍撤出營地回國後,第三年(1712年)維拉爾在德南戰役中以機動作戰擊敗薩伏依的歐根親王,英國退出戰爭後,神聖羅馬帝國仍不願和談,1713年,在萊茵戰役 (1713年)中,維拉爾率軍向萊茵河進軍,8月22日攻佔蘭道。之後突破了歐根親王所設的各條防線,9月20日擊敗了沃博納元帥所部,10月30日攻克了奧地利大公國的前首府弗萊堡迫使歐根親王簽訂了拉什塔特和約

Remove ads

攝政

幼王路易十五在位之初,維拉爾是攝政會議成員,攝政時期的主要對手是紅衣主教紀堯姆·杜布瓦,他在外地的最後一次戰爭是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1734年),被派往義大利北部進攻奧地利屬地。戰爭爆發後受法國大元帥銜(Maréchal général,1733年),之前任這職位的是法國名將蒂雷納子爵。1734年6月17日他80歲時,在戰爭最激烈時期他在都靈去世。

評價

維拉爾是路易十四時期法國的主要將領之一,在大同盟戰爭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期間屢立戰功。他採取的行動與當時盛行的警戒戰略和一線戰術相反,他常説「防禦只有死亡」,視進攻等於一切。後來拿破崙·波拿巴以他的許多行動作為榜樣 《哈珀-柯林斯世界軍事人物全書》中評價:維拉爾雖然自負、狂妄而且浮誇,但仍然是一位英勇能幹的指揮官,他富於魄力,幹勁十足、足智多謀。

註腳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