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兒童節 (香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兒童節在香港未有被列入公眾假期,但民間仍有慶祝兒童節,並且在二次大戰前已有為兒童舉行遊藝會等慶祝活動[1]。由於中華民國在1931年將4月4日定為兒童節,故此英屬香港時期的香港民間也多在4月4日慶祝兒童節[2]。香港民間在戰後繼續於當日舉辦兒童節活動[3],在1949年後仍然視中華民國為正統,即使由蘇聯、東德及中國共產黨主導的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1949年將國際兒童節定在6月1日[4],香港也並未追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六一」兒童節,仍然慶祝「四四」兒童節[5],而聯合國則在1954年將11月20日定爲世界兒童節[4]。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4月4日仍為民眾普遍採納的兒童節日子[6]。

慶祝方式
雖然兒童節並非公眾假期[7],但常常和法定假日清明節為同日或前一天,有些年份甚至會和復活節假期組成連假。香港人慶祝兒童節的方式多是給小朋友送玩具或禮物,或者帶小朋友出外吃晚餐或遊玩[6]。香港的學校在兒童節一般不放假,商家也很少促銷,慶祝活動也很少,氣氛較台灣冷淡[2][8][9]。香港的勞工及福利局雖然在2014年把6月1日列為「國際兒童節」[10],但較少有官方活動慶祝兒童節,但地區團體有舉辦遊藝會等慶祝活動[11],香港部分購物商場也有舉辦一些以兒童節為主題的活動[12]。另外,香港的一些公共場所和機構,例如動植物園、博物館、遊樂場等,在兒童節當日為兒童提供免費或優惠入場[13]。
評論
2016年4月,教育局網站刊出署理教育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的《同行成長路 快樂兒童節》,文中稱希望香港兒童能夠在學習及個人興趣等發展取得平衡[14],不過在同年10月《蘋果日報》在九龍公園採訪約14名兒童,無一答出4月4日為兒童節日期[15]。2019年兒童節,《香港01》引述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調查指出香港課業壓力沈重,近半孩童無充足閒暇時間[16]。《明報》有轉載評論稱香港兒童自小便以面對各種學業及家長期望的壓力,所以兒童及家長沒有心情去慶祝兒童節[17],相比起4月4日接著是清明節假期,由於香港大部分中小學的下學期考試定於每年6月份[18],且期終試對升級及升學的影響較大,學童和家長更不可能在6月1日放鬆心情外出遊玩,成為共產國家發起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在香港的認受性及流行程度遠不如4月4日兒童節的主因之一[17]。
《香港01》報稱香港仍然慶祝4月4日兒童節或會被指責「人心未回歸」,從而被解讀為政治不正確[19][5]。然而,也有中國內地媒體認為香港的兒童節之冷清局面,並非對兒童之不重視,而是值得借鑑的智慧[8][9],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亦認可「四四兒童節」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典範地位[19]。鄰近的澳門,當地政府會在6月1日舉辦活動慶祝兒童節[5],但6月1日同樣不是當地假期。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