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日本大學足球錦標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全日本大學足球錦標賽(日語:全日本大学サッカー選手権大会)是日本大學足球隊每年秋季至冬季舉行的錦標賽,主辦單位為日本全國大學足球聯盟日語全日本大学サッカー連盟日本足球協會

事实速览 創立, 所有者 ...

歷史

日本足球協會理事小野卓爾於1952年創立全國大學足球錦標賽,目的是為了提供全國各地區和低名次大學隊提供機會進行比賽,並獲得朝日新聞社的贊助。然而當時認為關東關西地方聯賽以及東西學生蹴球對壘賽日語東西学生蹴球対抗王座決定戦重視性較大,特別是在沒有得到關西區協會的支持下,關西有實力的學校並未參加首屆全國大學足球錦標賽。最終首屆全國大學足球錦標賽在1953年1月2日至6日於東京明治神宮球場舉行。

從第二屆開始,賽事改為「選手權大賽」,但要等到第八屆才有關西的頂尖隊伍參加。在此期間也開始有東北學院大學等地區隊伍的優異表現。從第一屆到第十四屆都採取自由參加制,但隨著參賽學校增加以及各地區開始大學聯賽,從第十五屆開始改為各地區代表隊之間的錦標賽,取代了預選賽。

參加全日本大學足球錦標賽的學校通常是在每年秋季大學聯賽結束後的上位學校(根據秋季聯賽表現,或者整體年度成績等不同標準,各聯賽條件可能略有不同)。各地區的參賽名額在經歷幾次變遷後,直到2003年的第52屆大賽為止,錦標賽採用淘汰制。從2004年第53屆開始,改為小組賽和淘汰賽的形式。錦標賽從前集中在關東地區舉辦,但考慮到地區性,現在比賽地點會分散到全國各地進行,因此比賽期間也從12月到1月(只有決賽在1月)之間。

Remove ads

發展與變革

  • 第1回-第14回大會(1952年-1965年):
    • 自由參加制:初期比賽採用自由參加制,任何大學足球隊都可以參加,並且比賽主要在東京都內舉行。
  • 第15回-第25回大會(1966年-1976年):
    • 地區代表制:改為由各地區大學足球聯盟選出的16支隊伍參加,並在關東地區的不同場地舉行。
  • 第26回-第33回大會(1977年-1984年):
    • 混合參賽制:參賽隊伍包括各地區選出的10支隊伍、總理大臣杯全日本大學足球錦標賽冠軍隊伍及舉辦地代表隊,總計12支隊伍。第30回大會因紀念活動擴大至16支隊伍。
  • 第34回-第50回大會(1985年-2001年):
    • 固定16支隊伍:參賽隊伍固定為16支,包括各地區選出的隊伍和總理大臣杯冠軍隊伍。
  • 第51回大會(2002年):
    • 擴大至32支隊伍:參賽隊伍擴大至32支,包括更多地區的代表隊。
  • 第52回大會(2003年):
    • 地區配額調整:關東地區代表隊增加至9支,關西地區代表隊減少至4支。
  • 第53回大會(2004年):
    • 預選聯賽+決賽淘汰賽:比賽結構改為預選聯賽和決賽淘汰賽兩部分。參賽28支隊伍分成7組進行預選聯賽,每組前兩名及成績最佳的第三名進入決賽淘汰賽。
  • 第54回-第56回大會(2005年-2007年):
    • 24支隊伍參賽:參賽隊伍減少至24支,預選聯賽分為6組,每組前兩名及成績最佳的第二名進入決賽淘汰賽。
  • 第57回-第61回大會(2008年-2012年):
    • 16支隊伍參賽:參賽隊伍固定為16支,直接進行淘汰賽。
  • 第62回大會(2013年):
    • 24支隊伍參賽:參賽隊伍再次擴大至24支,並引入附加賽制度。
  • 第73回大會(2024年):
    • 28支隊伍參賽:參賽隊伍擴大至28支,並引入新的賽制。關東、東海、關西等地區的第一代表及總理杯優勝隊伍直接進入小組賽,其他隊伍先進行一回合淘汰賽,勝者進入小組賽,敗者參加強化賽。
Remove ads

歷屆冠軍及亞軍

更多信息 年份, 冠軍[1] ...

球隊紀錄

更多信息 #, 球隊名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