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公共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公共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制度下的一種特殊模式。部分人口因工作或自身原因,導致無法在某地落戶或進行戶口遷移,但其又有在當地落戶、遷戶的需求,因此部分地區推出了「公共戶」的政策,將其戶口落在當地的「公共戶」中。「公共戶」的概念源自上海市對戶籍的屬地化管理,2021年1月,北京市首次正式提出設立「公共戶」[1]

按照上海市的實踐方法,公共戶與普通戶口在當地享受同等的的教育、房產交易等權利,唯一的區別在於公共戶沒有戶口簿。公共戶在事實上已成為戶籍制度取消或改革前的緩衝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外來務工人口權利和義務與當地居民不對等的情況[2]

社會需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學畢業生通過考上公務員或入職大型國有企業獲得某地戶口(原籍並非該地),但因沒有住房而暫時落戶於集體戶口,如果離職,其戶口遷出後將難以在當地落戶,設立公共戶可以較為妥善地解決這類集體戶籍人口的去向問題[1]

二手房交易後,房屋所有權已發生轉移,但原房主的戶口仍然在該房產中不願遷出,成為「空掛戶」現象,新房主只能將自己的戶口也落戶到該房產,成為「一房二戶」。房產拆遷是根據戶籍人數進行補償款分配,導致出現巨大的利益糾紛。設立公共戶後,房產交易完成,房屋權利人可以申請將拒不遷出的原戶內人員強制遷出至公共戶[3]

各地情況

2011年,上海市公安局發布《關於常住戶口「公共戶」設立與日常管理工作通知》,開始「人戶分離」現象的屬地化管理試點工作,並首次提出了公共戶的概念[3]

2020年3月17日,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住房建設和交通局聯合公布《關於白雲區完善人才政策的通知》[4]

2020年12月8日,江蘇省公安廳制定《無錫市戶籍准入登記規定》[5]

2020年12月31日,北京市公安局制定了《關於在戶籍派出所設立「公共戶」的工作意見(徵求意見稿)》[6]

2020年12月3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制定《關於進一步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促進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的通知》[7]

2021年1月4日,河北省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制定《河北雄安新區積分落戶辦法(試行)》《河北雄安新區居住證實施辦法(試行)》[8]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