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公用電話專用代幣

中華民國政府交通部電信總局為減少壹圓新台幣硬幣短缺問題,發行的公用電話機代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公用電話專用代幣
Remove ads

公用電話專用代幣、或稱公用電話專用銅牌,是中華民國交通部電信總局於1973年為因應一元硬幣短缺而發行的公用電話代幣

事实速览 公用電話專用代幣, 國家/地區 ...

發行原因

1973年時台北市民眾有八成的人需要公用電話,短缺壹圓造成政府的電話費收入大降[1]彰化縣發生有少女在半夜為替母親急病求醫,卻在公用電話亭叫車苦無硬幣撥號的事件[2]張茲闓分析公用電話、自動販賣機增加、兒童存零錢到撲滿,也造成壹圓鎳幣供應吃緊[3]。立法委員劉振東便向中央銀行建議公用電話可改代以專用籌碼[4]

1973年8月3日,交通部電信總局局長方賢齊在行政院新聞局記者會中宣佈,為因應壹圓鎳幣缺乏,電信局將發行公用電話的壹圓代幣[5]。9月25日,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在立法院口頭報告提起打電話時零錢不足的問題[6]。10月2日,台灣銀行總經理何顯重表示,電信局已委託中央銀行鑄造電話專用銅片[7]

電話專用代幣大小、重量均與同時的壹圓新台幣鎳幣相同,採用銅鋅合金,為中央造幣廠鑄造,於1973年11月1日先發行4000萬枚[a][8]。12月8日,將每人每次兌換20枚代幣擴大到50枚[9]。為鼓勵使用,12月22日到28日,附送可裝代幣的鑰匙圈[10]

儘管1974年2月底統計壹圓鎳幣應有6億4500萬枚,但該年依然難見,導致民眾抱怨兌換電話代幣不方便[11]。同年6月16日起,為提高使用電話效率,公用電話每次投幣只能用3分鐘[12]。9月26日,每人每次兌換公用電話專用銅牌放寬為100枚[13]

Remove ads

停止使用

1975年,臺灣的壹圓鎳幣短缺問題漸漸消失[14]。公用電話專用代幣在發行3年後被回收[15]。失去流通價值的電話代幣,被錢幣同好界認為是對台灣公用電話的歷史見證[16]。1975年8月的古幣拍賣市場,此種代幣收購價就達每枚3.4元新台幣[17]

註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