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六四事件期間的女性角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許多女性參加了六四運動,以推進中國的民主改革。[1]其中柴玲王超華扮演了學生領袖角色。

學生領袖

柴玲

柴玲是天安門絕食運動的領導者,也是保衛天安門廣場總指揮部的總指揮。她之所以擔任領導職務,是因為她被認為可以緩和男性抗議者之間的爭論,並且她也是北大學生群體與北大籌委會之間的聯絡人。[2]

5月初,柴玲成為天安門絕食運動領袖。當5月12日開始絕食時,柴玲的演講成功說服數百名學生自願在絕食參與者名單上簽名。[3][4]李錄稱她的演講是「絕食抗議者的宣言」。[5]沈彤認為柴玲是一個有魅力的領導者,曾經評價柴玲的演講:「她的演講會讓你感動得流淚」。[6][7]

5月13日,柴玲參加學生與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閻明復之間的會談。閻明復會談的目的是聽取學生的意見,並說服學生在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訪華抵達天安門廣場之前能撤出廣場。[8]柴玲於5月15日成為天安門絕食指揮部總指揮。[9]5月18日,許多學生領袖打算結束絕食抗議,因為他們擔心政府會對學生實施戒嚴。[10]於是學生領袖決定讓學生們集體投票,以決定是否應結束絕食,有許多人投票贊成就結束絕食。[11][12]

Remove ads

王超華

王超華是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成員。[13]她批評絕食運動,並說服柴玲取消絕食運動。[14]因為擔心絕食會「激起中共強硬的反應,並有可能導致流血事件」。[15]但是柴玲認為:「絕食是學生自發發起的,沒有人有權阻止它。」[13]

王超華也參加了5月13日學生與閻明復之間的會談,公開討論了學生對絕食的看法。[8]她還與王丹吾爾開希·多萊特一起參加了5月14日的會議,會議得出結論,無論學生是否撤出天安門廣場,中共都不會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戈爾巴喬夫訪華的歡迎儀式。[16]當天,王超華與戴晴以及其他11名知識分子於浩成李洪林、溫元凱、李澤厚、李陀、 嚴家其劉再復包遵信蘇曉康、蘇煒和麥天樞打算說服學生停止絕食。王超華大哭,並要求知識分子利用他們的影響力說服絕食者離開廣場。[17]戴晴和知識分子試圖阻止絕食學生,但沒有成功。

在王超華1999年2月21日與王丹和李民騏訪談中曾說,如果沒有發生絕食,六四運動的結果本來可以「減少災難」。[18]

知識分子

戴晴

戴晴光明日報的記者,葉劍英的養女。[19]曾在中國人民大學發表講話,「(1989年)民主運動標誌着中國探尋民主進入新的階段」。[20]戴晴參加了與王超華和其他11位知識分子於5月14日舉行的會談。戴建議大家直接與學生談判,以結束絕食抗議。[21]戴晴還打電話給統戰部,表示知識分子願意說服學生停止絕食,並要求允許知識分子在人民大會堂與學生領袖見面。[22]戴晴和其他人起草了《我們對今天局勢的緊急呼籲》。[23]戴晴在統戰部發出了「緊急呼籲」,並向學生大聲呼籲:

如果我們要打破這種僵局,政府和學生都需要做出讓步。 政府應首先讓步,其次是學生。至於讓步條件,如果學生願意相信我們,那麼我們就準備向政府施壓。[23]

但是,戴晴無法說服學生停止絕食。 戴在《天安門愚人:監獄回憶錄和其他著作》(Tiananmen Follies: Prison Memoirs and Other Writings)的回憶錄中提到,「當時她的地位和聲譽不足以影響絕食學生的行為。」[24]她和其他知識分子無法解決天安門廣場的絕食危機。

Remove ads

另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