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共生音樂節
228事件紀念活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共生音樂節是台灣自2013年開始舉辦的紀念活動,由陳儀深與二二八關懷總會發起,並與「獨立青年陣線」的青年學生共同主辦[1],旨在促進社會對二二八事件及轉型正義的認識與理解。[2]
緣起
「共生音樂節」的名稱源自學生內部的民主決策,象徵著各族群之間的共生與理解。「共生」一詞的「共」字暗藏二二八三個字,並借鑒了南非族語「Ubuntu」的概念,意指「待人以仁」。音樂節希望大眾能夠回顧歷史、反思正義,最終讓社會能夠理解彼此並共存。[3]
該音樂節首次舉辦於2013年,吸引了一群關注臺灣歷史與社會正義的年輕人參與,旨在喚起公眾對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並揭露臺灣近代的國家暴力與不公義。活動創辦人藍士博提到,他曾在自由廣場參與過二二八紀念活動,發現參與者多為年長者,年輕人的參與度較低。因此,他希望透過音樂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二二八事件,並以現場展覽、短講等形式,加深大眾對該事件的理解。[4]
主要活動
共生音樂節於每一年的2月28日舉辦,幾乎都在凱達格蘭大道進行。活動內容包含音樂表演、短講及人權市集,另設有展覽區,亦會邀請與二二八事件相關的講者進行「真人圖書館」活動。自第三屆以後,亦在每年2月28日前後舉辦過許多性質相異的推廣活動,例如:威權地景走讀、發放魷魚粥、互動式展覽、電影映後座談會、繪本朗讀等[5]。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