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關東州總督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沿革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12月14日,俄國艦隊占據旅順口。1898年3月27日,俄羅斯強迫清廷簽訂《中俄旅大租地條約》(李鴻章、張蔭桓與巴甫羅夫簽訂),同日,提督宋慶奉命率軍撤出旅順。3月28日,俄軍在旅順黃金山舉行占領儀式,之後將旅大租借地更名為「關東州」。5月,又在彼得堡簽訂《中俄旅大租地續約》獲得租借旅順、大連25年的特權。10月,俄國在旅順成立臨時民政管理局。1899年8月,改臨時民政管理局為關東州總督府,位於今新市街。之後頒布《暫行關東州統治規則》,州轄三市五區,州政府設在旅順。旅順境內分設旅順市、旅順行政區(又稱旅順撫民府或旅順民務所)[2]。1903年,沙皇又批准在旅順設「遠東都督府」,由海軍中將葉夫根尼·伊萬諾維奇·阿列克謝耶夫擔任總督,下轄阿穆爾州、外貝加爾州、濱海州、堪察加州、庫頁島、關東州和達里尼市,加強對旅大地區的統治[3]。
結束
1904年2月10日,日俄戰爭爆發。1905年1月,日本在旅順建立旅順軍政署和旅順民務所。同年5月,設關東州民政署。6月,設旅順民政支署,同時撤銷旅順軍政署。1906年5月,關東總督府(1905年10月設置)由遼陽遷到旅順,同年9月,日本改關東總督府為關東都督府,統理軍事和民政事務[4]。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