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冀東烈士陵園
坐落于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陵园路2号的一座烈士陵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冀東烈士陵園,坐落於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陵園路2號的一座烈士陵園,1955年開工建設,1958年落成開放。陵園占地面積7.5萬平方米,主體建築包括古典牌樓式大門、烈士紀念塔、烈士紀念館和烈士墓區。

歷史
1955年,經中國共產黨河北省委員會和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冀東烈士陵園開始建設。1958年4月5日清明節,冀東烈士陵園落成並向社會開放[1]。
1976年,陵園所有建築在唐山大地震中被夷為平地。1986年,復建工程竣工[1]。1989年8月20日,被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2]。1995年5月,中國共產黨河北省委員會、河北省人民政府將冀東烈士陵園確立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同年(1995年),冀東烈士陵園被列入全省第三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維護改造項目,省市兩級投資418萬元對園內主要紀念建築物及館內基本陳列進行全面修繕和改造。1999年9月底,所列維修改造項目全部竣工[4]。2003年9月7日,冀東烈士陵園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和河北省軍區命名為第一批省級國防教育基地[5]。2012年,被中國共產黨河北省委員會命名為「河北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6]。2015年8月13日,被收錄於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7]。2018年7月,冀東烈士陵園被公布為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8]。
2021年,冀東烈士陵園利用255萬元財政資金,對園區內所有建築防水、地下線纜、排水管道進行改造提升,並全面升級了監控、照明、安防等系統。2022年,冀東烈士陵園被唐山市政府評為「花園式」文明單位[9]。
Remove ads
布局

冀東烈士陵園坐落在唐山市南新道北側,占地面積7.5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90%[9]。陵園主體建築有古典牌樓式大門、烈士紀念塔、烈士紀念館和烈士墓區[1]。大門、紀念塔、紀念堂均坐落在中軸上[4]。
園名由聶榮臻元帥題寫。烈士紀念塔位於小廣場北側,通體用漢白玉砌成,周圍有草白玉石欄杆,塔高34.5米,塔身四面刻有朱德、林伯渠、彭德懷、蕭克的題詞,題詞以金箔貼敷。紀念塔至紀念館小廣場兩側有20位烈士銅像[1]。
冀東烈士紀念館位於園區中部,建築面積2149平方米,館名由蕭克將軍題寫,正廳有238名烈士的照片及簡歷介紹。基本陳列《冀東革命烈士鬥爭業績陳列》主展線長度為255米,輔助展線長60米,陳列內容時間跨度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三十年(即1919年—1949年),空間跨度涵蓋河北、遼寧、內蒙古、北京和天津一帶。《冀東革命烈士鬥爭業績陳列》着重介紹了冀東革命史中鄧培、於方舟、王平陸、包森、陳群、節振國、王冊、邵洪生等38位烈士的事跡[1]。紀念館館藏革命文物1030件,其中定級文物389件,設有文物庫房,有恆溫恆濕機、除濕機等專業文保設備[9]。
烈士紀念館北為裝飾性拱橋,拱橋為通體漢白玉,拱橋北為烈士墓區。墓區總面積4749平方米,2009年保護性改造時進行沉降,種植有草地,墓碑為書形碑,建有兩座紀念亭,地面為通體中國紅大理石,周圍栽植有黃楊長廊,墓區內有冷季草坪、大型花壇和白玉蘭[1]。烈士墓區共有烈士墓166座,安葬着178位烈士[10]。
Remove ads
愛國主義教育

冀東烈士陵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中國共產黨河北省委員會、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國共產黨唐山市委員會、唐山市人民政府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自開放以來,一直是唐山及周邊的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場所,每年參觀群眾數以萬計[1]。
冀東烈士陵園成立有史料研究小組,負責挖掘文物背後故事,重點研究國家級革命文物,曾發表多篇研究文章。陵園還積極利用烈士檔案資源,開展黨史紅色教育活動,曾策劃《縱馬冀東,血戰燕趙——紀念包森犧牲80周年》等主題展覽[9]。
每年9月30日烈士紀念日,唐山市都會在冀東烈士陵園舉行紀念活動,如2023年9月30日曾舉行有唐山市四大班子領導與各界代表參加的向烈士敬獻花籃儀式[11]。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