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內江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內江豬中國的地方品種。

事实速览 原產地, 特徵 ...

原產四川內江地區,分布甚廣。2023年,內江豬有原種場2個、一級擴繁場1個 、二級擴繁場2個,存欄生產母豬5500頭[1]

品種特徵

內江豬可分為「二方頭」「獅子頭」「豪杆嘴」三個類群。「獅子頭」已基本絕跡,內江豬以「二方頭」為主。豪杆嘴型內江豬曾被宣布滅絕。2024年12月,農業農村部宣布重新找回包括豪杆嘴型內江豬在內的10個曾宣布滅絕的品種[2]

頭大嘴筒短,耳中等大而下垂,面多深皺紋,幾遮兩眼,額皮中部隆起成塊狀,俗稱蓋碗。肩廣背寬,四肢強健,被毛黑色,鬃毛粗長。成熟早,適應力強。

生產性能

每胎平均產仔10頭,母豬性溫順,母性強。肥育豬6月齡體重可達90千克,胴體瘦肉率可達37%左右,肉質良好。對炎熱、寒冷和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均能適應。以此豬為父本與其他地方豬雜交,雜種後代日增重提高15%~20%。以杜洛克豬等為父本,雜種後裔的胴體瘦肉率增加,皮膚變薄,日增重也明顯提高。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