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馮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馮顯(1469年—16世紀),德彰北直隸保定府安肅縣[1]明朝政治人物。

事实速览 馮顯, 籍貫 ...

生平

馮顯是弘治五年(1492年)順天鄉試第九十名舉人,十二年(1499年)成己未科會試第一百九十四名,三甲第八名進士[2],獲授濟南推官,判刑明恕,調任廬州,到正德二年(1507年)入為授與河南道監察御史[3],執法嚴肅,劉瑾挑動他陷害吏部尚書許進,他不願意,而於六年(1511年)外調山東徐州兵備道副使[4]

正德七年(1512年)劉六劉七起義得平定,提督都御史陸完彈劾馮顯和都指揮使楊鼎、漕運都御史張縉、總兵顧仕隆等人失職,他被停止俸祿[5],不久調任九江兵備道副使[6]。到十一年(1516年)他和九江知府黃相不和而遭對方誣陷侵欺紙米價,最終被奪俸三月處置[7],唯任內他能整治法令,使盜賊屏息,辭官後新安劉禮部尚書為他寫詩歌頌[1][8]

家族

曾祖馮成;祖馮珪,行太僕寺卿;父馮傑。前母王氏;母石氏;繼母于氏。嚴侍下。兄永寧、永興(醫學訓科)、永春、江。弟仲學[9]

引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